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闻渔歌》
《夜闻渔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清溪激越犹如许,想见湘波欸乃中。

(0)
翻译
这不是竹笛也不是丝弦的声音,在空中回荡,高亢的歌声连续三次从渔舟传出。
清澈的溪流激荡,仿佛有如此壮丽的景象,可以想象在湘江上渔舟轻摇的乐声中。
注释
非竹非丝:不是竹笛或丝弦。
响裂空:声音响彻天空。
高歌三唱:高声歌唱多次。
出渔篷:从渔舟上传出。
清溪:清澈的溪流。
激越:激荡。
犹如许:好像有这样的情景。
湘波:湘江的水面。
欸乃:船夫摇橹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景,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听到了渔人的歌声。"非竹非丝响裂空"一句,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节奏,传达出渔歌穿透夜幕的感受,这里的“裂空”形容声音的清脆而有力,如同撕裂了寂静的夜空。

接着,“高歌三唱出渔篷”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听到的渔歌,不仅仅是简单的声音,而是一首首渗透情感的歌曲,渌篷指的是渔人的居所,这里暗示着歌声来自远处的水上之家。

第三句“清溪激越犹如许”通过对比手法,把清澈急流的溪水与某种程度或状态相比较,增添了画面感和动态美。诗人可能在强调溪水的声音与渔歌相呼应,共同构成夜晚的音乐。

最后,“想见湘波欸乃中”表达了诗人听着渔歌,心中涌现出对远方湘江(古称为湘水)的遥想。"湘波"指的是湘江的波浪,而"欸乃"则是一种柔和、缓慢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波浪声,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波动。

整首诗通过渔歌这一独特元素,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水乡的向往和情感联想。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赠隐者张山人

蒲团竹榻乌皮几,羽扇纶巾鹤氅衣。

不独市朝无此客,山间林下见应稀。

(0)

东坡赤壁图

月明风细水无波,客有吹箫自倚歌。

东望武昌西夏口,山川如此感怀多。

(0)

留别华亭尹蒋季和二首·其二

否泰穷通各有时,东西南北正多岐。

四愁适类张平子,三黜何惭鲁士师。

细酌瓦盆初泼酒,重论石鼎旧联诗。

如今且莫匆匆别,后会明年未可期。

(0)

移居新卜草堂

为爱林塘好,移家向瀼西。

半生乌绕树,一旦燕衔泥。

花径偏宜曲,茅堂不厌低。

犹烦车马客,时复问幽栖。

(0)

采石夜泊

江月寒生千尺晕,江声暗流千古恨。

谪仙醉魂招不来,月在青天谁与问。

放歌把酒蛾眉亭,白露洒洒风泠泠。

无人然犀照幽怪,夜静鱼龙还出听。

(0)

王御史墓

御史春秋学,脱略专门陋。

见诸行事间,大用亦未究。

气直沮权相,忧深旷储副。

复墓非为眩,所思在耆旧。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