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高城画角哀,朔风吹雪渡江来。
千林猎火冲寒返,一夜渔舟冒冻开。
龙蛰炎荒多卧甲,兽眠石鼎有残灰。
遥知高咏山中客,又汲冰壶赋早梅。
岁暮高城画角哀,朔风吹雪渡江来。
千林猎火冲寒返,一夜渔舟冒冻开。
龙蛰炎荒多卧甲,兽眠石鼎有残灰。
遥知高咏山中客,又汲冰壶赋早梅。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高城之中传来凄凉的画角声,伴随着凛冽的朔风,大雪从北方飘落,渡过江面,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千林之间,猎火在寒风中跳跃,渔舟在冰冻的江面上破浪前行。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壮美。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龙蛰炎荒多卧甲,兽眠石鼎有残灰”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冬日的沉寂与万物休养生息的状态融入其中,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以及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遥知高咏山中客,又汲冰壶赋早梅”两句,表达了对隐居山林之人的敬仰之情,想象他们在冰封的水壶中取水,为早梅赋诗,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枫落河梁野水秋。
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
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