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三首·其二》
《题画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寒流齧山足,嵌空似凌跨。

苍藤蔽深窦,细路通隙罅。

幽人已神驰,意行自閒雅。

徘徊出木末,复在绝壁下。

大江渺无津,万顷自天泻。

中有娥眉青,白云共容冶。

何当凌绝顶,涵景有虚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之美。诗中以“寒流齧山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侵蚀山脚的景象,随后“嵌空似凌跨”一句,将画面拉高,展现出山石之间空洞相连的壮观景象。接着,“苍藤蔽深窦,细路通隙罅”描绘了藤蔓遮蔽深邃洞穴,小径蜿蜒于裂缝之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幽人已神驰,意行自閒雅”则引入了一个隐士的形象,他心神向往于此景,悠然自得地行走其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接下来的“徘徊出木末,复在绝壁下”,描述了隐士在林木边缘漫步,最终又来到悬崖下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大江渺无津,万顷自天泻”将视线引向远方,描绘了浩瀚的大江从天际奔腾而下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辽阔。最后,“中有娥眉青,白云共容冶”则以“娥眉青”比喻山峰,与白云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美感。

“何当凌绝顶,涵景有虚榭”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在此美景之中建有一座空灵的亭台,供人休憩观赏,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幽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红牡丹

沈香亭北午风微,香雾濛濛燕子飞。

三十六宫春色好,大家齐试绛罗衣。

(0)

宫词

玉树花枝过雨稀,不堪减却小腰围。

朝来陡觉香罗薄,还著团金旧赐衣。

(0)

画梅和文敬韵

十年清梦绕梅花,东阁西湖兴未涯。

不用巡檐重索笑,画中春色正横斜。

(0)

送别

离筵酒尽泪沾衣,别后凭谁问是非。

午夜梦回明月在,天南天北共清辉。

(0)

晚步

栋花风起燕飞飞,步出溪桥一径微。

最喜晚来诗趣好,山光水色淡斜晖。

(0)

和靖观梅图

孤山岁晚水迢迢,竹外横斜挂绿么。

吟到暗香疏影句,黄昏月上雪初消。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