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茧庵.初营》
《茧庵.初营》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万物有终始,吾生如幻泡。

辛勤蚕作茧,来往燕成巢。

不作蔂梩掩,宁须马革包。

刘伶行带锸,未免达人嘲。

(0)
翻译
世间万物皆有起始,人生如同梦幻泡影。
勤劳的蚕结茧自缚,来去的燕子筑巢为家。
我不愿用世俗的葬具掩盖,宁愿死后裹以马革。
刘伶出行常备铁锹,这样的行为难免被通达之人嘲笑。
注释
万物: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终始:开始和结束。
吾生:我的一生。
幻泡:梦幻般的短暂。
蚕:一种昆虫,吐丝结茧。
作茧:结茧自缚。
燕:燕子。
巢:鸟巢。
蔂梩:古代的葬具,类似棺材。
掩:掩盖。
马革:马皮,古代常用来包裹战死者的尸体。
包:包裹。
刘伶:三国时期魏国名士,以嗜酒著称。
行:出行。
带锸:携带铁锹。
达人:通达的人,指理解世俗之外的人。
嘲: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茧庵·初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死的淡然态度。首句“万物有终始,吾生如幻泡”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人的生命如同梦幻般的泡沫,暗示生命的短暂和虚无。接下来,“辛勤蚕作茧,来往燕成巢”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蚕吐丝作茧自缚,又如燕子筑巢,寓意人们一生辛劳,为生活奔波。

“不作蔂梩掩,宁须马革包”进一步强调,诗人不愿像农夫用草掩盖尸体(蔂梩),宁愿死后直接用马革包裹,表达对世俗葬仪的不屑,追求一种简朴自然的归宿。最后两句“刘伶行带锸,未免达人嘲”引用东晋名士刘伶嗜酒的故事,他常带着铁锹,表示即使饮酒放浪形骸,仍无法逃脱世人的嘲笑。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超脱世俗的看法,即使被看作达者之嘲,也无妨我行我素。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紫盖峰

昊天晴岫碧相遭,万里群峰仅几毛。

怪日紫云飞不去,文翁能使蜀山高。

(0)

挽刘处士·其一

亭亭风度出尘寰,翠竹高梧集凤鸾。

诗思剩传唐制作,家声不堕汉衣冠。

南柯梦断秋风惨,北海樽空夜月寒。

正是乡人哀不尽,兽袍乌帽画中看。

(0)

书二诗赠半墨生·其二

别城千日如一日,别山半年如百年。

金门玉堂果无分,丹崖翠壁真有缘。

商歌昼吟声撼树,老剑夜拔光射天。

二雄相过吐肝胆,豪气激发弥无边。

(0)

南都题族侄小庄

开轩向南圃,僻近大江头。

碧玉敲湘竹,绡囊破海榴。

林喧闻鸟度,荇动见鱼游。

更是欢游处,莲池荡小舟。

(0)

宁海道中次叶方伯韵

雨过平川后,联镳落照前。

樵歌閒野笛,炊火杂林烟。

远嶂溪流断,孤城海树连。

乡关几千里,回首寸心悬。

(0)

早发胶州往沂与叶方伯马上一日耳目所闻见各成古诗

轻飙屏氛翳,天际无纤瑕。

曙河颓坤维,残月明窗纱。

满野乱号鸡,隔林起栖鸦。

寂寥对短炬,悽恻闻悲笳。

征骖命夙驾,玉勒黄金騧。

翩翩渡胶河,悠悠徂琅琊。

崒嵂山万重,逶迤路三叉。

惊湍激漰湃,深谷虚谽谺。

陉岘抗亭馆,隈隩藏人家。

细流抱村曲,险径沿崖斜。

缘危试扪葛,涉深还问槎。

徒旅惮路遥,疲马倦鞭挝。

行行虽云苦,往往得景嘉。

山连远峰叠,溪断芳丛遮。

笙簧林间鸟,鼓吹池中蛙。

空洞啸虎豹,陡涧潜龙蛇。

岫列若围屏,树密如排衙。

仙宫绕层阿,閒敞静喧哗。

烟岚互明灭,竹木相交加。

武陵远相似,山阴奚足誇。

平生惬幽旷,爱此停征车。

休憩倚茂松,披拂搴馀葩。

道人意勤绻,留我饭胡麻。

山盘荐细韭,涧水烹新茶。

青童抱绿绮,朱颜双髻丫。

白雪翻素手,清响殊琵琶。

是时微雨收,夕照笼馀霞。

缥缈川原迥,徘徊瞻望赊。

不其閒火牛,潍水空囊沙。

斯人已沦谢,往事堪伤嗟。

昨日齐城中,百卉方萌芽。

薰风忽南至,绿柳连青葭。

匪徒时物变,不觉鬓已华。

行迈犹靡靡,飘泊天一涯。

安如东陵侯,学种青门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