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
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
回想老子篮舆,好天笋屐,曾到层山路。
今日明窗悬幅幅,一样晴鬟堪数。
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
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
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
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
回想老子篮舆,好天笋屐,曾到层山路。
今日明窗悬幅幅,一样晴鬟堪数。
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
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其二)》。词中描绘了对山水画的痴迷与欣赏,通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审美的高度追求。
词的开篇“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以“痴爱”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深情厚爱,将自己比作荆关这样的古代画师,强调了对画作中纷繁复杂景象的欣赏。接下来,“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激动心情,仿佛墨花在纸上发出声响,如同听到了画师的奇思妙语。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三句,进一步深化了“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的主题,将画中的山水比作汉书,挂在牛角上,仿佛可以深入前村,体验其中的意境。这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画作的深度理解和沉浸式体验。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则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反复欣赏和喜爱之情,仿佛能听到笔触在纸上振动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画作的动态美和艺术感染力。
最后,“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而“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面中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细节的敏锐观察和高度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审美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