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其二》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

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

回想老子篮舆,好天笋屐,曾到层山路。

今日明窗悬幅幅,一样晴鬟堪数。

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

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

(0)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其二)》。词中描绘了对山水画的痴迷与欣赏,通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审美的高度追求。

词的开篇“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以“痴爱”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深情厚爱,将自己比作荆关这样的古代画师,强调了对画作中纷繁复杂景象的欣赏。接下来,“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激动心情,仿佛墨花在纸上发出声响,如同听到了画师的奇思妙语。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三句,进一步深化了“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的主题,将画中的山水比作汉书,挂在牛角上,仿佛可以深入前村,体验其中的意境。这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画作的深度理解和沉浸式体验。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则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反复欣赏和喜爱之情,仿佛能听到笔触在纸上振动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画作的动态美和艺术感染力。

最后,“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而“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面中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细节的敏锐观察和高度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审美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辰溪山塘驿二首有引·其一

一别薇垣署,溪山路几千。

花光时记忆,驿舍转娇妍。

胜赏宁夷险,芳心孰后先。

主人兼命酒,坐语息尘缘。

(0)

正月十六夜泊舟槜李城下时天霁月出漫赋二首·其一

万里途方半,千金夜未休。

去年今夕酒,一别几般愁。

士女争浮舫,笙歌别上楼。

寥寥天畔客,漂泊正孤舟。

(0)

与诸同年话别于飞云洞二首有引·其二

廿载通贤籍,难期聚会同。

关山时去住,岐路复西东。

已慕汉阴叟,还希塞上翁。

浪游随所适,终自愧冥鸿。

(0)

送穆令公入觐二首·其二

五凤祥云拥,双凫瑞色浮。

玺书辉紫殿,锦服照黄州。

郡国谁高第,关山自壮游。

重来念竹马,莫恋梓乡留。

(0)

奉军门檄阅兵海上二首·其一

寓目真无际,洪流远拍天。

楼船多尺籍,沙屿未桑田。

对月还惊燧,迎潮或控弦。

可能风万里,尽扫海门烟。

(0)

刘博士以诗文见寄赋答二首·其一

采风来大国,冠盖忆同游。

悬榻空相待,驱车可自由。

高谈虚稷下,司命有荆州。

词藻非公干,谁堪第一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