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敬侄·其三》
《送敬侄·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文献传家五百龄,怜渠北郡久飘零。

是行好记殷勤嘱,清渭无将混浊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敬侄(其三)》。诗中充满了对侄子的关怀与期望,以及对家族传统的传承之重。

首句“文献传家五百龄”,点明了家族历史悠久,通过文献传承着五百年来的文化与精神。这既是对家族文化的自豪,也是对后辈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续守护并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接着,“怜渠北郡久飘零”一句,表达了对侄子离乡背井、四处漂泊的同情和关切。这里的“渠”指代的是侄子,而“北郡”则可能是侄子所处之地或他即将前往的地方。这一句流露出长辈对晚辈在外生活的担忧和牵挂。

“是行好记殷勤嘱”,则是对侄子出行前的叮咛和嘱咐,强调了在旅途中要时刻保持警觉,记住家人的期盼与祝福。这里不仅包含了对侄子安全的关心,也蕴含了对家族传统和道德规范的传承,希望侄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最后一句“清渭无将混浊泾”,以自然界的水比喻人品的高洁与污浊。清渭象征着纯洁、高尚的人格,混浊泾则代表了低俗、不端的行为。这句话寄寓了对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坚守清白,不被外界的诱惑所污染,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厚情感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同时也传递了对侄子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切期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拟赠内南归

萍生无根蒂,聚散故不常。

结缔水中荇,牵引随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乡。

忆昔与子别,八九度星霜。

誓同鸿与雁,北徂以随阳。

一息在天涯,万里永相望。

昨日寄书至,两载病喉疮。

令我中情热,矧子讵能忘。

别长苦会短,子独去踉蹡。

岂无儿女情,歌竟长慨慷。

(0)

新春写怀三首·其二

阳气回管律,百虫已惊蛰。

彼虫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坠井不复发。

三年事远游,一去无书札。

天道苟好还,君当终言旋。

(0)

相见欢.为病树作,题佳住楼词意图

含情莫更登楼。水东流。望断垂杨如梦损帘钩。

千不是。是无计。去难留。赢得一生幽恨百回头。

(0)

鹊踏枝

老我年华驱我苦。世事如棋,著著都成误。

两字穷愁天付与。不堪持向人间诉。

谁是谁非难计取。春去秋残,一例随尘土。

料理扁舟湖上去。钓竿斜日蓑衣雨。

(0)

菩萨蛮·其一途中偶兴

濛濛一雨黄畦足。村前碧树经霜绿。门掩小桥西。

饥鸟秋乱啼。山如刀戟起。劈面惊还喜。

幽径少人行。晓来闻虎声。

(0)

虞美人.题辛稼轩集

羞为人世书呆子。死活堆千纸。人生才调绝沉雄。

铁马金戈叠过大江东。中兴望断腥膻遍。

乱世伤生贱。我今同把古人忧。

空倚危楼洒泪看吴钩。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