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榻和云卧碧山,飘飘似鹤一身閒。
十年不作红尘梦,卓午呼童早闭关。
半榻和云卧碧山,飘飘似鹤一身閒。
十年不作红尘梦,卓午呼童早闭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碧山之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首句“半榻和云卧碧山”,以“半榻”与“和云”相映成趣,形象地展现了隐士在云雾缭绕的碧山中,半躺于榻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情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次句“飘飘似鹤一身閒”,通过将隐士比作自由自在的仙鹤,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第三句“十年不作红尘梦”,直抒胸臆,表明隐士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与欲望,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一句“卓午呼童早闭关”,则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描述了隐士在正午时分,吩咐童子早早关门,意味着他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独享这份闲适与清静,不受外界打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和宁静,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