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酬仲修》
《和酬仲修》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闻道逍遥林涧居,移家仍载五车书。

拟耕郑谷买黄犊,那忆楚江多白鱼。

柿叶遍书云冉冉,山阴坐对树疏疏。

寓舍遥知先种竹,何由尘土上衣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与文人雅趣。首句“闻道逍遥林涧居”,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隐逸生活状态,逍遥自在,远离尘嚣,隐居于幽静的山林之中。接着,“移家仍载五车书”一句,既展现了其丰富的藏书,也暗示了他虽隐居但仍心系学问,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

“拟耕郑谷买黄犊”一句,借用了郑谷买牛耕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参与农耕生活的愿望,追求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那忆楚江多白鱼”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非对繁华都市或江湖生活的眷恋。

“柿叶遍书云冉冉,山阴坐对树疏疏”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柿叶飘落,如同云朵缓缓飘过,山阴下,稀疏的树木映衬着诗人的身影,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寓舍遥知先种竹,何由尘土上衣裾”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心规划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即使在远离尘世的地方,他也预先种植了竹子,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物质生活持有一种淡泊的态度,不为尘世所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知识、学问的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故人刘彦英见过喜而赋诗

十五年前远别离,空江明月渺余思。

间关兵后真奇遇,谈笑尊前似旧时。

自古晚成为大器,当今胜着出残棋。

国家所宝惟贤俊,且使苍生一展眉。

(0)

御史大夫帖木哥公致仕

正是当今耳目臣,急流勇退足全身。

江南开府临诸道,林下休官见一人。

日月旗常功烈著,烟霞窗几性情真。

公孤论道思元老,恐有蒲车出紫宸。

(0)

送刘仲彬

天堑仅同衣带水,霎时摇过渡头船。

半帘霜月留孤馆,两岸江淮共一天。

镜里年华催绿鬓,屋西山色拥青毡。

月娥裁得绯衫就,桂子风高待着鞭。

(0)

次韵刘彦炳典签感秋七首·其三

英雄逐秦鹿,诸兵日相侵。

义师独缟素,感动天下心。

三杰功名显,亚父终陆沈。

时方求善策,不计陈平金。

(0)

生查子.集句

新年旧燕归,似与羁魂语。

不见帐中人,空见相思树。

水上觅红县,片片随风去。

薄暮欲如何,背泣西窗雨。

(0)

题湖山烟雨图·其二

若耶溪上雨声来,秦望山前雾不开。

欲渡镜湖寻禹完,苍藤翠木断猿哀。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