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渚淹仙棹,莲宫接梵筵。
江山曾用武,人世合逃禅。
缘是三生得,游应两度还。
咏归无待月,虚寂扈弥天。
兰渚淹仙棹,莲宫接梵筵。
江山曾用武,人世合逃禅。
缘是三生得,游应两度还。
咏归无待月,虚寂扈弥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兰渚和莲宫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江山历史与人世变迁的思考。首句“兰渚淹仙棹,莲宫接梵筵”以“仙棹”和“梵筵”形容船只与寺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江山曾用武,人世合逃禅”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表达了对江山英雄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遁入佛门寻求解脱的向往。
“缘是三生得,游应两度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命运轮回和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似乎在说,无论是前世的因缘还是今生的游历,都已注定。最后,“咏归无待月,虚寂扈弥天”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以及对内心宁静、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看花须约,一千年、知赴瑶池缘浅。
雪里花枝来索句,恍觉春生冷砚。
却忆前时,寻芳处处,霞影浮杯面。
酒醒花落,树头飞下余片。
何事岁晚重妍,多情应笑,我早朱颜变。
依样铅华红胜锦,争得瓶梅并剪。
小阁幽窗,回寒向暖,百怕霜风卷。
旧家野老,也来惊讶希见。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
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
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
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寒窗萤雪一生酸。
富贵几曾看。问今日谁教,黄尘匹马,更上长安。
空无语,还自笑。恐当年、贡禹错弹冠。
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
本分家风,寻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
饥餐渴饮,任运度流年。
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好弱由天。
君知么,一身尚假,万事岂牢坚。
些儿穷活计,寂寥潇洒,有口难言。
箪瓢不置,那得买山钱。
且恁腾腾兀兀,任从他螳战蜂喧。
真清乐,松间步月,石上枕书眠。
百岁光阴,似飘风浮沤,电雷轰掣。
返照速修,急景难留,不觉鬓莘如雪。
万缘羁绊何时了,谩昏晓、寸心愁结。劝英杰。
莫教釜破,断绳难接。一失人身万劫。
叹伶俐惺惺,不遭缧绁。
欲浪恩山,玉杻金枷,谁肯猛然抛撇。
一朝大限临门唤,见阎老,怎生推说。恁时节。
追思圣贤妙诀。
平生兴,有万顷云山野景。
竹疃梅村蓬户悄,这幽闲、世间难胜。
一曲无弦喧宇宙,对沉水、石炉绝听。
向林下栖迟,养就懒散,烟霞情性。复命。
披短褐玄通古圣。
看鹭立鸥飞沙觜岸,笑醯鸡瓮中流梗。
一枕华胥春梦觉,岂羡封侯列鼎。
早回首归来,月照松溪,云岩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