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渡孟津,两岸隔五里。
今来渡淮安,河惟里许耳。
岸宽流则平,河窄流斯驶。
南河防塞多,时闻叠浪起。
而我时南巡,正逢晴日美。
荡桨越溜过,安稳非昨比。
天心明锡佑,河伯默相祉。
平陵川气黄,纷拥云容紫。
蓊匌象实雄,詄荡波偏瀰。
永念平成功,细度修防理。
去岁渡孟津,两岸隔五里。
今来渡淮安,河惟里许耳。
岸宽流则平,河窄流斯驶。
南河防塞多,时闻叠浪起。
而我时南巡,正逢晴日美。
荡桨越溜过,安稳非昨比。
天心明锡佑,河伯默相祉。
平陵川气黄,纷拥云容紫。
蓊匌象实雄,詄荡波偏瀰。
永念平成功,细度修防理。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渡黄河》。诗中描绘了两次渡黄河的经历,通过对比,展现了黄河的壮阔与变化。
首句“去岁渡孟津,两岸隔五里”,描述了去年渡过孟津时的情景,两岸相距五里,展现了一种相对开阔的景象。接下来,“今来渡淮安,河惟里许耳”则转述为今年渡过淮安的情况,黄河宽度仅有一里左右,突显出黄河的狭窄与湍急。
“岸宽流则平,河窄流斯驶”两句,通过对比岸宽与河窄的不同情况,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平缓与湍急。接着,“南河防塞多,时闻叠浪起”点出了黄河下游防洪设施的密集以及常有的大浪现象,体现了黄河的险峻与多变。
“而我时南巡,正逢晴日美”表达了诗人此时正在南巡,恰好遇到晴朗的好天气,心情愉悦。接下来,“荡桨越溜过,安稳非昨比”描述了乘船渡河时的平稳,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改善。
“天心明锡佑,河伯默相祉”表达了诗人对上天和河神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的庇佑使得这次渡河平安无恙。最后,“平陵川气黄,纷拥云容紫。蓊匌象实雄,詄荡波偏瀰”描绘了黄河两岸景色的壮丽,以及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展现了黄河的雄伟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