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
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
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
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
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
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
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
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
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
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孤馆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暗潮生,纤月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夜晚的静谧与幽深,暗潮的涌动与纤细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解榜越江口”一句,似乎暗示着主人公即将离开或刚离开某个地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短亭边的柳树上堆积着新愁,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赋予有形的景物,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柳树的形态仿佛承载了主人公的忧伤,随风摇曳,更添几分凄美。
“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在玉笛悠扬的乐声中,主人公的梦境如同流水般轻柔,却又比莺鸟还要瘦弱,这里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主人公梦境的虚幻与内心的脆弱,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芳草吴天”象征着远方的故乡,而“何处重回首”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句话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怀念,情感复杂而深沉。
“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在冷寂的烛光下,香气温暖,但这种温暖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暗示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努力与无奈。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春寒中的孤馆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凄凉与主人公心境的孤独。面对即将到来的酒醒时刻,主人公似乎预感到将要面对的孤独与痛苦,心情更加沉重。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