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炉香散晓烟寒,净几供茶绕座看。
已爱六花金缕异,更惊三啜翠痕乾。
宝炉香散晓烟寒,净几供茶绕座看。
已爱六花金缕异,更惊三啜翠痕乾。
这首诗描绘了在罗汉阁内煎茶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宝炉香散晓烟寒”以宝炉中散发的香气和清晨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净几供茶绕座看”则展现了茶具摆放的整洁与有序,以及人们围绕茶桌品茶的情景。
“已爱六花金缕异”一句,赞美了茶叶冲泡后形成的独特形状,仿佛是金色的花朵,别具一格。“更惊三啜翠痕乾”则进一步描述了饮茶的过程,每一次品尝都让人心生惊喜,尤其是茶汤在口中留下的翠绿痕迹,干干净净,清新脱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煎茶、品茶的雅趣,以及茶艺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阁楼之中,感受那份闲适与宁静。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渌蚁风吹竹,昼拥黄?
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余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
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
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