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雾濛濛空翠流,青山何处可销愁。
雨中细草绿如发,槛外新潮声似秋。
意在卧游尝买画,人间吹笛漫登楼。
花深日落江村暮,卢荻萧萧一钓舟。
宿雾濛濛空翠流,青山何处可销愁。
雨中细草绿如发,槛外新潮声似秋。
意在卧游尝买画,人间吹笛漫登楼。
花深日落江村暮,卢荻萧萧一钓舟。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村庄的静谧与清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宿雾濛濛空翠流”描绘了清晨雾气缭绕、空山翠色流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青山何处可销愁”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释然与解脱,暗示了在大自然面前,人世间的忧愁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雨中细草绿如发,槛外新潮声似秋”两句,通过雨后草地的生机勃勃和江水的潺潺流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和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细草比作新生的头发,形象地表现了草木的生机;同时,将江水的声音比作秋天的声响,既突出了季节的更替,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意在卧游尝买画,人间吹笛漫登楼”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卧游即想象中的游览,买画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艺术再现,吹笛登楼则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与表达。这几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在繁忙的人世间,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最后,“花深日落江村暮,卢荻萧萧一钓舟”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江村寂静,芦苇摇曳,独有一叶扁舟垂钓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多年绿幕黄帘,瓶花黯黯无谁主。
荀陈迹远,燕吴路断,何人星聚。
四圣楼台,水仙华表,冷烟和雨。
但徘徊梦想,美人不见,空犹记、铁炉步。
过尽凉风天末,坠华笺、行行飞翥。
一端翠织,锦鲸茅屋,天吴惊舞。
念我何辰,涸阴冰子,生怜金虎。
恨儿痴不了,山川悠缅,共君黉宇。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
清羸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
春怜我。
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
已无可奈。
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
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
问公一醉能颇。
锺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
休阿那。
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
老夫婆娑。
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
懒能看、海桑世界,风花过眼如传。
月明昨夜庭流水,天色朝来都变。
尘石烂。
铢衣坏,和衣减尽谁能怨。
秦亡楚倦。
但翦烛西窗,秋声入竹,点点已如霰。
当年事,本是泗亭沛县。
却教绵蕝成殿。
暮年八阵那曾用,付与江流石转。
前楚辩。
今哨遍,是乌乌者灯前劝。
乾坤较健。
叹君已归休,吾方俯仰,种种未曾见。
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
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
空两袖。
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
功名邂逅。
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
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
神清苔字如镂。
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
儿拍手。
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
烦伊起寿。
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