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久已骑鲸去,零落当年字尚存。
残蠹半留仙后蜕,泥鸿细认雪中痕。
武夷九曲云封硐,柘水千潭浪打村。
憔悴鹤奴诗弟子,寒宵重与赋招魂。
先生久已骑鲸去,零落当年字尚存。
残蠹半留仙后蜕,泥鸿细认雪中痕。
武夷九曲云封硐,柘水千潭浪打村。
憔悴鹤奴诗弟子,寒宵重与赋招魂。
这首清代诗人戴粟珍的《秋夜偶检兰雪师自书遗稿感赋》表达了对已故师长兰雪先生的深深怀念。首句“先生久已骑鲸去”,以神话中的仙人乘鲸归海,象征着先生的离世,流露出哀思之情。次句“零落当年字尚存”,则强调了诗人检阅遗稿时,虽人事已非,但墨迹犹在,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第三句“残蠹半留仙后蜕”,通过“残蠹”和“仙后蜕”,描绘出遗稿经年累月后的破败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先生的不朽精神。第四句“泥鸿细认雪中痕”,以“泥鸿”比喻先生的文字,即使在雪地中也能辨识,表达了对先生学问的敬仰和追忆。
第五、六句“武夷九曲云封硐,柘水千潭浪打村”,宕开一笔,描绘了先生故乡的山水景色,寓含着对先生故土的思念和对先生品格的赞美。最后一句“憔悴鹤奴诗弟子,寒宵重与赋招魂”,诗人自比为“憔悴鹤奴”,即疲惫的诗者,深夜重读遗稿,仿佛在为先生的灵魂招魂,表达了对先生深深的悼念和传承其精神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遗稿的细致描绘和对故人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已逝师长的敬仰和哀思。
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
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
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
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
萧萧班马声,瑟瑟丹旐寒。
护持赖手足,凡百皆周旋。
奈何未克归,执绋随征鞍。
百身安可赎,眺远空长叹。
何当侍先茔,诛茅结一椽。
瞻依傍松柏,享祀供蘋蘩。
风尘正澒洞,双鬓惜已斑。
丹砂竟何益,仙驭茫难攀。
安得少伯舟,飘然五湖边。
斯怀苦难遂,奋往无修翰。
平原愁纵目,短碣埋荒烟。
何时马鬣封,恩光被重泉。
一为《蒿里》曲,援笔涕汍澜。
宦游客中州,飘零馀八口。
清风传奕世,囊橐无所有。
官逋及私负,累累积如阜。
典鬻易米薪,操持到井臼。
幸有娣妇贤,艰难互相守。
风雨何飘摇,谁与保户牖。
苦居失昏旦,愦愦如中酒。
刻木空肖形,英灵俨座右。
遗物少奇珍,故衣杂佩玖。
缄封未忍开,奚必竞分剖。
岂无萋菲言,利害切肤受。
信我皎日怀,中表谊尤厚。
伯氏篆固陵,禄米分升斗。
日给仅可敷,忧来独搔首。
安贫本吾分,内省亦何咎。
媚时宁有方,取舍忍无苟。
生意何寥寥,微躯当速朽。
《述哀·其四》【清·王采蘋】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萧萧班马声,瑟瑟丹旐寒。护持赖手足,凡百皆周旋。奈何未克归,执绋随征鞍。百身安可赎,眺远空长叹。何当侍先茔,诛茅结一椽。瞻依傍松柏,享祀供蘋蘩。风尘正澒洞,双鬓惜已斑。丹砂竟何益,仙驭茫难攀。安得少伯舟,飘然五湖边。斯怀苦难遂,奋往无修翰。平原愁纵目,短碣埋荒烟。何时马鬣封,恩光被重泉。一为《蒿里》曲,援笔涕汍澜。宦游客中州,飘零馀八口。清风传奕世,囊橐无所有。官逋及私负,累累积如阜。典鬻易米薪,操持到井臼。幸有娣妇贤,艰难互相守。风雨何飘摇,谁与保户牖。苦居失昏旦,愦愦如中酒。刻木空肖形,英灵俨座右。遗物少奇珍,故衣杂佩玖。缄封未忍开,奚必竞分剖。岂无萋菲言,利害切肤受。信我皎日怀,中表谊尤厚。伯氏篆固陵,禄米分升斗。日给仅可敷,忧来独搔首。安贫本吾分,内省亦何咎。媚时宁有方,取舍忍无苟。生意何寥寥,微躯当速朽。
https://shici.929r.com/shici/LMw9xCnb.html
至人乘化游,托迹在元冲。
整驾紫濛野,迈迹过崆峒。
云气交神衢,扶辖来天风。
八龙何婉婉,蹑景无遗踪。
紫房深窈窕,绛阙渺瞳昽。
仙人多俦侣,来往骖轻鸿。
素节莅金母,青裙来玉童。
宓妃拂瑶瑟,青女叩清钟。
张乐列丹台,灵奏声骇空。
大明讵显晦,羲娥互西东。
俯首望尘寰,天路谁能通。
培塿见五岳,馀视空濛濛。
回车指帝乡,朝谒登紫宫。
注名石室内,延龄寿无穷。
烈烈北风凉,摇摇镫烛光。
旅愁不能寐,耿耿寒夜长。
小女衣裳薄,辗转依我旁。
问我今何之,去去将何方。
闻此感予怀,泪下忽沾裳。
往昔忆慈亲,恨不居共乡。
今日行且近,反觉意徬徨。
有家知怀土,无家将焉伤。
起看月在户,回视月在床。
松楸日云远,何以慰蒸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