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无童子窥桃熟,坐有骚人颂橘嘉。
触氏不来争左角,颜渊亦只住西家。
罗张门巷求吾乐,锦裹山林笑彼誇。
红绿千株皆手种,绝胜人看担头花。
窗无童子窥桃熟,坐有骚人颂橘嘉。
触氏不来争左角,颜渊亦只住西家。
罗张门巷求吾乐,锦裹山林笑彼誇。
红绿千株皆手种,绝胜人看担头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其二)》。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窗无童子窥桃熟,坐有骚人颂橘嘉。" 这两句表明在这片田野中,没有孩子们好奇地窥视成熟的桃子,只有文人的赞美那优质的橘子。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触氏不来争左角,颜渊亦只住西家。" 这两句则是说触氏和颜渊这两位文人朋友没有来争夺某种位置,也许是在讨论文学或哲学问题,而是各自居于自己的西屋。这描绘了一种文人的雅集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罗张门巷求吾乐,锦裹山林笑彼誇。" 这两句表达的是在罗张门巷寻找自我所享受的快乐,而其他人则是在山林间用锦缎装点花卉,显得有些过于矫揉造作。诗人这里似乎在赞美一种自然无华的生活态度。
"红绿千株皆手种,绝胜人看担头花。" 最后两句则是说这千株红绿相间的植物都是诗人亲手栽培的,它们远胜过别人那种只把花卉当作装饰来欣赏的浅薄行为。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园艺情趣,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文人雅集,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自为的生活理念。
叨陪讲席按词曹,晓禁霜花点素袍。
院贮图书西掖静,云连宫殿北山高。
故园莫忆黄花酒,内府初尝赤枣糕。
最爱凤毛今复见,便令池上一挥毫。
天气属清和,幽斋净于水。
端居仰圣明,俯探玄化理。
浮云驰远郊,重阴荫书几。
好鸟弄佳音,闲花发奇卉。
萧散有馀清,烦襟荡尘滓。
比邻有幽人,相去不尺咫。
论心胶在漆,谈道宫协徵。
信宿不相逢,离忧骋如驶。
大音本希声,高怀旷知己。
斯文幸可徵,殷勤望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