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似鹪鹩寄远林,仍将病骨卜晴阴。
有情缘堕有情法,无处云知无处心。
棋对僧窗时自纵,诗传人口不堪吟。
感君裁鉴多清赏,收拾焦桐爨下琴。
身似鹪鹩寄远林,仍将病骨卜晴阴。
有情缘堕有情法,无处云知无处心。
棋对僧窗时自纵,诗传人口不堪吟。
感君裁鉴多清赏,收拾焦桐爨下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身似鹪鹩寄远林,仍将病骨卜晴阴。"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己的身体比作小鸟,寄居在遥远的森林中;而自己则是带着疾病的骨骼,在阳光下寻找休息之所。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于健康状况的担忧。
"有情缘堕有情法,无处云知无处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纠葛和佛法修持之间的思考。他感到自己被情感所束缚,同时也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棋对僧窗时自纵,诗传人口不堪吟。"
这里描写了诗人独处的生活状态,他经常与僧侣对弈下棋,享受这份宁静的时光;同时他的诗歌虽被人们传诵,但自己却感到有些厌倦,不愿再多言语。这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又孤寂的。
"感君裁鉴多清赏,收拾焦桐爨下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因为朋友能理解他的艺术追求,并给予他正面的评价。在这种鼓励和支持下,诗人重新拾起长久搁置的乐器——琴,准备再次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这是对友谊与艺术生活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