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渺渺迫年华,回马如飞不用挝。
遥指荒村沽竹叶,独行残月看梅花。
不嫌问路征夫冷,颇讶迎门稚子哗。
为报江边羁客道,投林莫作后栖鸦。
归途渺渺迫年华,回马如飞不用挝。
遥指荒村沽竹叶,独行残月看梅花。
不嫌问路征夫冷,颇讶迎门稚子哗。
为报江边羁客道,投林莫作后栖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年末归家途中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归途渺渺迫年华”点明了时间紧迫,归心似箭的心情;“回马如飞不用挝”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归家的急切与轻松,仿佛只需轻轻一跃便能抵达。接着,“遥指荒村沽竹叶,独行残月看梅花”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荒村、竹叶、残月、梅花,构成了一幅冬夜归途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不嫌问路征夫冷,颇讶迎门稚子哗”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温暖与家的温馨。诗人不畏寒冷,乐于询问路途,反观家中孩童的喧闹,更显出家的亲切与热闹。最后,“为报江边羁客道,投林莫作后栖鸦”一句,既有对远方羁旅之人的关怀,也暗含着诗人自己对归宿的渴望,希望像归巢的鸟儿一样,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不再漂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也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自请长缨后,乡农竞举戈。
野番犹报国,我辈况登科!
不有同仇赋,其如众论何?
牧羊招卜式,屠狗得荆轲。
烽火通珠屿,旌旗山苧萝。
曾传书慷慨,岂意岁蹉跎!
白马摇鞭去,黄巾带甲过。
一时惊寇至,万口遂言讹。
昨日闻横海,将军是伏波。
高冠弹獬豸,巨浪净鼋鼍。
贼胆寒韩、范,人心仰牧、颇。
会须投笔砚,慎勿误岩阿。
竹帛功名重,桑榆际遇多。
前途期努力,洗耳待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