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潦彻厚地,油云成漏天。
乘舟迷晚市,悬釜郁晨烟。
卉服几三沐,蘧庐亦九迁。
何由开白日,直恐垫黄泉。
天道终持满,皇心剧救然。
多应洗兵马,且复奠山川。
浩浩收溟涨,穰穰浃帝廛。
燮调知努力,延颈待丰年。
积潦彻厚地,油云成漏天。
乘舟迷晚市,悬釜郁晨烟。
卉服几三沐,蘧庐亦九迁。
何由开白日,直恐垫黄泉。
天道终持满,皇心剧救然。
多应洗兵马,且复奠山川。
浩浩收溟涨,穰穰浃帝廛。
燮调知努力,延颈待丰年。
这首诗《苦雨》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与痛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首句“积潦彻厚地,油云成漏天”以“积潦”形容雨水之多,几乎将大地淹没;“油云”比喻乌云密布,如同油渍般沉重,暗示雨水连绵不绝,仿佛天空在滴水。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季的景象,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受。
接着,“乘舟迷晚市,悬釜郁晨烟”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雨季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夜晚,人们乘舟出行,却因视线受阻而迷失方向;清晨,炊烟因湿气而显得更加浓厚,难以散去。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了雨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与困扰。
“卉服几三沐,蘧庐亦九迁”则从侧面反映了雨水对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农民们为了防止雨水侵蚀,可能需要频繁沐浴,以保持清洁;而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蘧庐)也因雨水侵袭而多次迁移。这两句体现了雨水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何由开白日,直恐垫黄泉”表达了诗人对结束雨季、恢复晴朗天气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雨水可能导致洪水、淹没土地的担忧。这两句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后半部分“天道终持满,皇心剧救然。多应洗兵马,且复奠山川。浩浩收溟涨,穰穰浃帝廛。燮调知努力,延颈待丰年”则转而探讨了自然规律与君主治理的关系。诗人认为,虽然自然现象有时会带来灾难,但最终会遵循其规律,君主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如通过战争平定动乱、稳固江山,以及通过治理河流、保护农田等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业丰收。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困境,还能为未来带来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人类智慧和努力的肯定,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