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沈二丈》
《寄沈二丈》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长髯短鬓近何如,湖北湖南定卜居。

琴里潇湘中散曲,池边风雨石军书。

秋来双径谁看菊,月下清尊自摘蔬。

旧日纶竽还好在,岂能终负楚江渔。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沈二丈》。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沈二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长髯短鬓近何如,湖北湖南定卜居。”以形象的外貌描写开篇,通过对比长髯与短鬓的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地点的关心与期待,预设了友人可能选择湖北或湖南作为居住地的情景。

颔联“琴里潇湘中散曲,池边风雨石军书。”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友人的生活场景具体化。琴声中流淌着潇湘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中散曲的韵律,池边的风雨声中,石上刻写着军书,既展现了友人的闲适生活,也暗含了其曾经的军旅生涯。这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氛围。

颈联“秋来双径谁看菊,月下清尊自摘蔬。”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秋季独自赏菊、月下饮酒、自摘蔬菜的生活情景。这一联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展现了友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尾联“旧日纶竽还好在,岂能终负楚江渔。”以“旧日纶竽”(钓鱼竿)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岂能终负楚江渔”,则表明即使面对生活的变故,也不会忘记过去的友谊和曾经的快乐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生活哲思。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送王用中归金陵以有亲迎之期因并及之且戒其进学

王生别我向长干,门地从来尽达官。

水落瓜洲初雁到,山围建业尚龙蟠。

秋风客路嘶骢马,日夜仙坛会彩鸾。

金印虎符来未晚,莫忘重把旧书看。

(0)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其一

地拱皇陵松柏深,君王法驾几时临。

汉宫甘露曾闻昔,周室丰年岂自今。

太史已删金匮录,词臣应制凤台吟。

忆陪仙仗千官入,春日新莺在柳阴。

(0)

次韵夏士文

故人不见十年馀,长忆故人看旧书。

直从渠象山头至,相过凤皇城里居。

白雪翻匙共野饭,银刀出网分河鱼。

从来陶令苦迂僻,只拟东皋归荷锄。

(0)

题材上人遐观楼

上方台殿酒波涛,万里无云见羽毛。

沧海一杯流地底,雪山千仞小秋毫。

天边作客登临倦,夜半惊人笑语高。

犹有秦川公子笔,为君题赋擅风骚。

(0)

发春试笔

宫花无意插乌巾,暂到金门遂乞身。

不用天官书上第,已蒙学士唤山人。

葛洪井畔应堪老,范蠡湖边又见春。

重赋遂初惭造化,狂歌痛饮乐吾真。

(0)

题渊明像

素琴无弦不复鼓,清尊有酒还相持。

者奴迁鼎亦苦早,先生拂衣应已迟。

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

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