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威权者。锁金闺、名姝十院,花台月榭。
何必绯桃延佳士,此是君侯自惹。
又何必、乌龙守夜。
一面菱花云记取,好良期、三五清辉射。
花阴底,月光下。潭潭院宇人皆怕。
越重垣、金釭半敛,云鬟初卸。
空倚玉箫愁不尽,蓦地人来迎迓。
问何术、仙乎神也。
磨勒奇谋人不识,莽昆仑、能使红绡嫁。
百年偶,本无价。
赫赫威权者。锁金闺、名姝十院,花台月榭。
何必绯桃延佳士,此是君侯自惹。
又何必、乌龙守夜。
一面菱花云记取,好良期、三五清辉射。
花阴底,月光下。潭潭院宇人皆怕。
越重垣、金釭半敛,云鬟初卸。
空倚玉箫愁不尽,蓦地人来迎迓。
问何术、仙乎神也。
磨勒奇谋人不识,莽昆仑、能使红绡嫁。
百年偶,本无价。
这首《金缕曲·红绡》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与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词中以“红绡”为题,借以象征女性的柔弱与被束缚的命运。
开篇“赫赫威权者”,词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揭示了权力者的威严与女性的被动地位。接下来的“锁金闺、名姝十院,花台月榭”,描绘了一幅宫廷中女性被禁锢的生活场景,她们如同珍宝一般被收藏在深闺之中,远离外界的自由与阳光。
“何必绯桃延佳士,此是君侯自惹。又何必、乌龙守夜。”这一句表达了对女性被男性欲望所驱使,被迫成为男性的玩物的不满与批判。词人认为,女性的不幸并非外界强加,而是源于自身的选择与诱惑。
“一面菱花云记取,好良期、三五清辉射。”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性比作菱花,暗示她们虽美丽却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好良期、三五清辉射”则象征着短暂的美好时光,以及女性在特定时刻的渴望与挣扎。
“花阴底,月光下。潭潭院宇人皆怕。”进一步描绘了女性在封闭环境中的恐惧与孤独,她们生活在被严密监视的院落中,周围的人对她来说既是恐惧也是期待。
“越重垣、金釭半敛,云鬟初卸。”这一句通过描述女性卸妆后的状态,展现了她们从华丽到朴素的转变,同时也暗示了她们从被装饰到被揭露的真实面貌。
“空倚玉箫愁不尽,蓦地人来迎迓。”这里写出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使有音乐相伴也无法排遣内心的忧愁。而“蓦地人来迎迓”则暗示了突然的打扰或介入,可能带来新的变化或挑战。
“问何术、仙乎神也。磨勒奇谋人不识,莽昆仑、能使红绡嫁。”这一部分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疑问与思考,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词人似乎在探讨是否存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帮助女性摆脱困境,获得自由与幸福。
最后,“百年偶,本无价。”这句话总结了女性命运的无奈与珍贵,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她们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词人通过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女性解放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和艺术才华,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