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非一端,祇贵审其真。
杀身有时易,所难在成仁。
圣道非一端,祇贵审其真。
杀身有时易,所难在成仁。
此诗出自明代僧人释函可之手,名为《夜坐偶成二首(其二)》。全诗虽短,却蕴含深意,探讨了道德与牺牲的主题。
“圣道非一端,祇贵审其真。” 开篇即点明圣贤之道并非单一路径,而在于深刻理解并实践其本质。这里的“审其真”,强调的是对真理的深入洞察和把握,而非表面形式的遵循。
“杀身有时易,所难在成仁。”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德实践的难度。在某些情况下,牺牲自我可能相对容易做到,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成就仁德之心,即以仁爱待人,这需要长期的修为和内心的转变,远比外在的行为更具有挑战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杀身”与“成仁”的易与难,表达了对道德实践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它提醒读者,真正的道德不是简单的行动或牺牲,而是一种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关爱与尊重。
我昨浙中来,草木已黄落。
一下建溪水,绿叶纷沃若。
回念母在京,年已桑榆薄。
同产有一姊,天乃夺之速。
昨夜来入梦,颜色犹曩宿。
肴馔既已陈,谓我食无肉。
馎饦既已罄,犹索玉田粥。
自言数年中,处境真荼毒。
亦欲通消息,使令无僮仆。
亦欲过谈心,往来车无轴。
慰藉苦无词,姊乃放声哭。
掩口劝勿声,忽尔视为辱。
自揣姊何辜,遇人竟不淑。
平生颇修谨,奚至占脱辐。
复念秦与闽,道里五千足。
姊宁有羽翰,远举如黄鹄。
村鸡忽唱晓,豆大镫摇绿。
倚枕自沈吟,此意日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