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
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
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某处之美好或往事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开篇即以宏伟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郑南”指的是郑州南郊,而“伏毒寺”则是其中的一个古老建筑。这里通过“潇洒到江心”,形象地表达了寺庙所处的地理位置,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这两句诗用了极富表现力的意象,“石影”与“衔珠阁”相结合,创造出一幅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画面。而“泉声带玉琴”,则通过对比声音之美妙,将自然界的声音比喻为音乐,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灵动。
“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在这里,“风杉”、“ 曾曙倚”和“云峤”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则带来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之感。“万里沧浪”形容的是广阔无垠的江河水流,而“龙蛇只自深”则象征着隐藏在深处的力量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内在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和艺术造诣。
汴水昼夜落,客心朝夕飞。
君舟虽独往,吾梦亦同归。
山色藏星渚,风清梦钓矶。
乐游难并得,人事固多违。
睿诏搜遗逸,群英耻屈蟠。
荆邦收齿革,雍土贡琅玕。
竞掷莘耕耒,俱投渭钓竿。
茅虽征以汇,鸿独渐于磐。
直气凌雕鹗,芳名掩蕙兰。
处囊锥颖脱,辞狱剑锋寒。
子去歌鱼藻,予归咏考槃。
别离一慷慨,涕泗两汍澜。
第喜青云近,无伤去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