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六》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说法不应机,总是非时语。长至令辰,天清地宁。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释广闻的《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在鉴赏中被屏蔽,但我们可以从内容上进行分析。

“说法不应机,总是非时语。”这两句诗,以禅宗的视角,表达了佛法的微妙与时机的重要性。"说法不应机"意味着说法者没有顺应听者的理解程度或当下心境,导致所说之法无法触及对方的心灵深处,从而显得空洞无物。"总是非时语"则进一步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即使所说之法正确,但如果时机不当,也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反映了禅宗中对言说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即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适时适地的呈现,以及与听者心灵的契合。

“长至令辰,天清地宁。”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状态,即在长至日(夏至或冬至)这样的特殊时刻,天地间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长至"指的是太阳直射地球最北或最南的时刻,这一天昼长夜短达到极致,象征着力量与光明的集中显现。"天清地宁"则形容天空清澈、大地安宁,这种景象往往与内心的平静、宇宙的和谐相呼应。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和谐,强调了在特定时刻追求内心与外在世界统一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佛法传播的时机性、语言与实践的契合度,以及在特定时刻追求内心与外在和谐的主题,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美学价值。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意难忘.和清真韵

宫额涂黄。怕笺凝怨墨,酒渍离觞。

红楼春寄梦,青琐夕生香。花气暖,柳阴凉。

棹曲水沧浪。爱弄娇、临流梳洗,顾影低相。

桃花结子成双。纵题红去后,枉误刘郎。

琴心挑别恨,莺羽学新妆。千万恨,恼愁肠。

便憔悴何妨。待共伊、平消别后,几度风光。

(0)

梅公书斋挂蓑笠钓纶船楫四物形于诗句余为和之

快楫轻纶笠与衣,闲将四物挂柴扉。

江头夜雪好披去,湖上春光宜棹归。

静处无忧嫌印绶,贫中有味胜轻肥。

兴来愿借君毋吝,渺渺烟波一叶飞。

(0)

次韵公权庾中成咏

坐局偷闲步小桥,风随秋叶过轩萧。

愁多万斛量难尽,饮欠千钟困易销。

笠泽狂歌方继陆,海门高隐莫如焦。

昔时委吏犹堪处,谁道仓公厌寂寥。

(0)

次韵公权灯花

兰膏未耗结花新,花自无情喜在人。

生向轻笼先得地,开从细焰别装春。

飞蛾虽绕光难掩,梦蝶初回色尚匀。

更待玉堂清夜直,赐来莲烛影相邻。

(0)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其七

漠漠秋烟羃故园,沉沉暮色暝渔船。

月华未出诗翁远,乐事人间少十全。

(0)

曲江头

君不见曲江头,离离衰草寒云秋。

今人不见昔人游,昔人不见今人愁。

欲谈往事无耆旧,沉吟千载空搔首,盛衰倚伏如寒暄。

秦时宜春苑,汉世乐游园,更复唐人宫殿拥千门。

往古来今但如此,同一溶溶曲江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