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斛峰尚书挽诗·其五》
《李斛峰尚书挽诗·其五》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三领闽麾节,名高德度宽。

苦寻盐利病,痛念郡凋残。

拟有回天奏,相期对日看。

入朝孤此意,闻者泪阑干。

(0)
鉴赏

这首挽诗是对李斛峰尚书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扬。林希逸以“三领闽麾节”开篇,巧妙地将李尚书三次担任福建地方官职的经历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其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成就,也暗示了其对福建地区的深厚情感。接着,“名高德度宽”一句,高度概括了李尚书的个人品质与政绩,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的敬仰之情。

“苦寻盐利病,痛念郡凋残”两句,直接揭示了李尚书在任期间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他深入民间,关注民生,特别是针对盐业问题进行改革,力图解决地方经济凋敝的问题,体现了其为民谋福的决心与努力。同时,“苦寻”与“痛念”两个词,生动描绘了李尚书面对困境时的艰辛与忧虑,以及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拟有回天奏,相期对日看”则表达了对李尚书抱负与理想的肯定与期待。他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更有着改变现状、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这句诗暗示了李尚书不仅在地方治理上有显著成效,更在政治上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最后,“入朝孤此意,闻者泪阑干”收尾,点明了李尚书离世后,其理想与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哀悼之情。这句话通过“孤此意”和“泪阑干”两个形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人们对李尚书离世的悲痛与惋惜,同时也凸显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尚书生前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官员的风采,更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悼念之作。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送元修归广东

十年门户苦彫零,屈指天涯几弟兄。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惊心朔岸秋风急,极目南溟瘴雾横。

好过贪泉未应酌,少年游宦要冰清。

(0)

宋传道挽词二首·其二

留落东州彦,相期幸卜邻。

筒诗馀唱永,樽酒记情亲。

旧国归无日,诸乡见有人。

佳城千载恨,雪涕楚江滨。

(0)

隐静山二首·其一

山锁松行一径遥,峰回楼殿更岧峣。

飞来双鹤知何处,只有泉声下碧霄。

(0)

海门斜照

云梦悬知八九吞,银山万叠涨天门。

长江日落鱼龙舞,古寺烟深鸟雀喧。

(0)

晖仲惠梅花数枝·其二

莫问南枝与北枝,幽香先与小春期。

直从的皪寒梢数,看到飘零似雪时。

(0)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其一

缭绕云山溪水南,溪光溶漾滴晴岚。

不知日暖花争艳,但觉风和酒易酣。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