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眼光牛背上,一窝春色落花边。
世缘不到山深处,只恐深山起世缘。
两点眼光牛背上,一窝春色落花边。
世缘不到山深处,只恐深山起世缘。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春日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两点眼光牛背上”,形象地写出诗人骑在牛背上,目光远眺,山间景色尽收眼底,犹如两点星光闪烁。次句“一窝春色落花边”,则将视线拉近,聚焦到路边的落花上,春意盎然,色彩斑斓。
诗中蕴含哲理,“世缘不到山深处”,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和对山林静谧的喜爱,他希望避开世俗的牵绊,沉浸在这自然的宁静之中。然而,“只恐深山起世缘”又暗示了即使身处深山,内心的世事牵挂仍然存在,人与世间的联系并非那么容易割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世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超脱而又矛盾的情感世界。洪咨夔作为宋代文人,善于寓言于景,此诗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锺山。
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
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
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为而喜。
恶者自恶,吾何为而怒。
去自去耳,吾何阙而追。
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
汝谓松死吾无依邪,吾方舍阴而坐露。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