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界·其二》
《三界·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日催曛暮,江溪半浊清。

春寒归雁急,沙远落鸥惊。

有志诗书误,无家去就轻。

短篷扃不寐,高枕念平生。

(0)
翻译
风和日头催促天色变暗,江水一半混浊一半澄清。
春寒中北归的大雁飞得匆忙,沙滩上鸥鸟因远处的声响而受惊。
有志向的人沉溺于诗书可能误了时局,无家可归的人对于选择去留却显得轻率。
我坐在简陋的小船里难以入睡,高枕而卧时思绪万千,回忆着一生的经历。
注释
风日:阳光和煦。
曛暮:傍晚天色昏暗。
江溪:江河溪流。
半浊清:一半浑浊一半清澈。
春寒:春天的寒冷。
归雁:北归的大雁。
沙远:远处的沙滩。
鸥惊:鸥鸟受惊。
有志诗书:有志向的人沉迷于读书。
误:耽误。
无家去就:无处安身的选择。
轻:轻率。
短篷:简陋的小船。
扃:关闭。
不寐:难以入睡。
高枕:高枕而卧。
念平生:回忆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暮江边的寂寥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胸臆和生活状态。开篇“风日催曛暮”即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风吹日落,天色渐暮,给人一种时间紧迫的感觉。“江溪半浊清”则描绘了一幅江景,水质半浊半清,可能是由于季节更替或天气变化所致。

接下来的“春寒归雁急”、“沙远落鸥惊”,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日寒冷,雁鸟急匆匆地飞回,显示出一种迫切的情绪。而沙滩上的鸥鸟在远处惊飞,增加了一种孤寂和不安的情感。

中间两句“有志诗书误,无家去就轻”,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有着追求和抱负,但在现实面前却感到迷茫和失意。没有固定的家园,生活飘零,每次出行都显得很轻松,这可能是因为无牵无挂,也可能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

最后两句“短篷扃不寐,高枕念平生”,则透露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忧虑。短小的床笫(篷)难以安眠,高枕而卧,却只能沉浸在对平淡生活的回忆之中。这两句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易和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题东林寺

尔自贪痴不肯閒,江南多少好青山。

老夫为不爱官职,买得狂名满世间。

(0)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其五

夜上南楼望玉京,将星光底寿星明。

不须便即骑黄鹤,且为皇家致太平。

(0)

游灵岩

药水标题不记年,奇花深洞旧通仙。

山回巨荫常遮日,境绝纤埃别是天。

碧照东西江浩渺,绿迷高下竹婵娟。

凭栏周览翛然静,金像香残一炷烟。

(0)

南山十咏·其三涵晖谷

嵌空在山半,天设兹闲敞。

清虚生昼白,高迥传遥响。

穷应到真境,憩暂祛烦想。

岩石如可耕,此地堪长往。

(0)

一川带绕三平岛,万巘环趋两翠峦。

(0)

谨吟七言四韵恶诗一首攀送崇教大师归天台寿昌寺

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