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风·其一》
《春风·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郊外閒田十亩宽,竹窗孤坐到更阑。

长鸣檐马听无倦,乍过山花不耐看。

浊酒客添烦思满,幽香僧爱石楼寒。

微微几阵黄梅雨,随意莓苔上石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郊外闲田十亩宽”开篇,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给人以开阔之感。接着,“竹窗孤坐到更阑”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竹窗前,直至夜深人静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悠然的氛围。

“长鸣檐马听无倦,乍过山花不耐看。”这两句通过檐马的长鸣和对山花的短暂欣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浊酒客添烦思满,幽香僧爱石楼寒。”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浊酒与僧人的清幽之香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石楼寒”三字,既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微微几阵黄梅雨,随意莓苔上石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石坛上随意生长的莓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和白使君木兰花

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

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0)

八月九月望夕雨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0)

和张相公太原亭怀古诗

飞泉天台状,峭石蓬莱姿。

潺湲与青翠,咫尺当幽奇。

居然尽精道,得以书妍词。

岂无他山胜,懿此清轩墀。

(0)

送贾山人南游歌

充乎其居,或以匮己之虚。或盈其庐。

孰匮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宁其躬!

若君者之于道而已尔,世孰知其从容耶!

(0)

峡中尝茶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誇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0)

上裴大夫二首·其一

我有一端绮,花彩鸾凤群。

佳人金错刀,何以裁此文。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