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秋夜的静谧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山色供开镜”一句,以山的颜色比喻为自然之镜,将山川之美如实反映。接着,“溪光照掩扉”,溪水的光芒透过门缝,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暗虫先夜响”写出了秋夜里昆虫的叫声,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萎叶近秋飞”则是对枯叶在秋风中随意飘落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轮回。
“灌垄晴蔬出”一句,展示了农事活动中的劳作情景,田地在晴朗的天气下露出了青翠的庄稼。而“开笼暮鹤归”则描写了一日落幕时,放飞鸟儿回巢的情形,显现出一种返家的宁静。
最后,“鸣琴坐朗月”,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弹奏琴瑟,传递出了悠扬的音乐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而“轻露点秋衣”则是对夜晚微露带来的凉意,以及穿上长衣以应节气变化的细腻描写。
整首诗通过山、溪、昆虫、树叶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卷。同时,诗人也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以此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秋高蓟北寒,念尔远离别。
老人七十馀,临别增悽切。
九年在北京,扶持多资尔。
尔有仲父望,惓惓心未已。
黄花浥白露,买舟发潞河。
江湖六千里,慎哉所经过。
到家冬已半,升堂拜仲父。
仲父喜侄来,深怜远行苦。
取酒慰骨肉,欢极情还悲。
子侄能几人,衰年频远离。
停杯有咨询,从知先老拙。
缱绻兄弟怀,殷勤尔能说。
十载隔南北,瞀聩兼沈痾。
无由归聚首,怅望其如何。
丘原展先垄,里闬省亲故。
除岁又新年,相期戒行路。
正月春冰解,桃杏鲜花繁。
老人注两目,望尔东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