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平山堂》这首诗描绘了平山堂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变换中景色的流转与和谐之美。
“衔远山,吞长江”,开篇即以雄浑之势勾勒出平山堂所处的地理环境,远处的山脉仿佛被揽入怀抱,而长江则似乎被吞没其中,展现出一种包容天地的气势。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进一步描绘了平山堂周围的山峦与山谷,树木葱郁,沟壑深邃,美不胜收。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送夕阳,迎素月”,日落时分,诗人以“送”字赋予夕阳以情感色彩,仿佛是与夕阳作别,而迎接新月的到来,则充满了期待与宁静。这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中的诗意。
“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春夏交替之际,草木茂盛,几乎与天空相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平山堂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