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
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更五点。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
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更五点。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徘徊时对月亮和星辰产生的情感联想。诗中的“东方半明大星没”描绘出一个黎明即将到来的景象,大星已沉落,天边呈现出一片微明。太白星,即金星,在古代被视为文昌帝君,是文学艺术的守护神,它与残月并存,显得尤为孤独。
“嗟尔残月勿相疑”一句中,“嗟尔”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感慨,而“勿相疑”则是诗人对月亮的安慰之言,似乎在告诉月亮不要有所怀疑或忧虑。接着的“同光共影须臾期”则表明诗人希望与这孤独的星辰和残月共享一段时光,共同见证这短暂而美好的瞬间。
第三句“残月晖晖,太白睒睒”中,“残月晖晖”形容月亮柔和、温暖的光芒,而“太白睒睒”则用来形容金星坚定不移的姿态。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两句“鸡三号,更五点”写的是时间流逝的声音,鸡鸣三次,夜更深了几分。这是对时间紧迫和生不逢时的无声哀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急躁与焦虑。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写以及独特的哲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