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当歌宴未终,翩翩谁不羡惊鸿。
为怜竹叶涵杯碧,惹得桃花满颊红。
秋水倦慵魂尚醉,远山颦媚黛偏丛。
姑苏台上西施舞,一笑酡颜五夜穷。
白苧当歌宴未终,翩翩谁不羡惊鸿。
为怜竹叶涵杯碧,惹得桃花满颊红。
秋水倦慵魂尚醉,远山颦媚黛偏丛。
姑苏台上西施舞,一笑酡颜五夜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宴会上醉酒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风姿和情感。首句“白苧当歌宴未终”,以“白苧”这一轻柔的布料象征宴会的优雅氛围,暗示宴饮尚未结束。接着,“翩翩谁不羡惊鸿”一句,以“惊鸿”比喻美人的轻盈身姿,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
“为怜竹叶涵杯碧,惹得桃花满颊红”两句,运用了竹叶与桃花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美人在饮酒时的神态,竹叶的碧绿与桃花的绯红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美人的醉态和内心的愉悦。
“秋水倦慵魂尚醉,远山颦媚黛偏丛”则进一步刻画了美人的醉后状态,秋水般的眸子虽显倦怠,但依然透露出醉意中的迷离之美;远山般的眉黛在醉意中更显妩媚,仿佛是自然界的美景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
最后,“姑苏台上西施舞,一笑酡颜五夜穷”将美人的醉态与古代美女西施的舞蹈相联系,通过“西施舞”这一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强化了美人醉态的美感,仿佛她的一笑就能让时间停滞,五夜都沉浸在醉人的氛围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人在宴会上醉酒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富有艺术感染力。
杨柳垂青带,风动如飞盖。
危楼思不穷,尽日闲相对。
鸟去林自空,云移山不碍。
情随双燕还,意与孤鸿会。
晚角时断续,层崖递明晦。
残阳挂疏红,远水生微濑。
塞目烟岑密,都城若天外。
如何久客心,东望凭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