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
《武夷》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武夷曾向丹青见,今日经游意豁然。

花貌云中来玉女,棹歌溪曲过儒仙。

欲从注易烟林表,正拟观风瘴海壖。

矫首峰峦千万状,月华明处有啼猿。

(0)
翻译
武夷山曾经在画中显现,今日亲身游览心情开朗。
如花容颜似仙女从云端降临,船歌轻荡在溪流曲径间经过儒仙的居所。
我想要在烟雾缭绕的树林深处研读易经,正计划欣赏海畔的风土人情。
抬头望去,峰峦千变万化,明亮的月光下,山中有猿猴哀啼。
注释
武夷:武夷山。
曾:曾经。
向:向来。
丹青:绘画。
见:显现。
今日:今天。
经游:亲身游览。
意豁然:心情开朗。
花貌:如花的容貌。
云中来:从云端降临。
玉女:仙女。
棹歌:船歌。
溪曲:溪流曲径。
过:经过。
儒仙:儒士仙人。
欲:想要。
从注易:在易经中研读。
烟林表:烟雾缭绕的深处。
观风瘴海壖:欣赏海畔风土人情。
矫首:抬头。
峰峦:山峰。
千万状:千变万化。
月华:月光。
明处:明亮的地方。
有:有。
啼猿:哀啼的猿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武夷》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武夷曾向丹青见”暗示武夷山在艺术作品中已有闻名,而今日亲身游览更显心境开阔。接下来的“花貌云中来玉女,棹歌溪曲过儒仙”,运用神话传说,将山中的美景比作仙女降临,溪流边传来儒仙的歌声,增添了诗意和神秘色彩。

“欲从注易烟林表,正拟观风瘴海壖”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山中研读易经,感受自然风土的愿望,同时也暗指武夷山环境独特,可能有瘴气缭绕。最后,“矫首峰峦千万状,月华明处有啼猿”,诗人抬头仰望峰峦叠嶂,月光下猿猴哀鸣,画面生动,给人以深远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传说,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知识探索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出居庸关

平生爱读书,反被读书误。

今辰出长城,未知死何处。

下马古战场,荆榛莽回互。

群狐正从横,野枭号古树。

黑云满天飞,白日翳复吐。

移时风扬沙,人马俱失路。

踌躇默吞声,聊歌远游赋。

(0)

酬隐者刘桃冈

食既弹长铗,囊悬少错刀。

功名须汝辈,诗酒且吾曹。

强项贫而乐,扬眉气自豪。

北来鱼字密,南去雁书高。

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明珠忽委赠,价重九方皋。

(0)

醉歌·其一

吕将军在守襄阳,十载襄阳铁脊梁。

望断援兵无信息,声声骂杀贾平章。

(0)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诗终夕退得二绝以谢·其一

十年袖里梅花句,梦绕江南烟雨村。

今日相看更愁绝,天低云淡月黄昏。

(0)

梅实

累累青子缀枝丫,一味含酸软齿牙。

不独曹军资止渴,也曾调鼎佐商家。

(0)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一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