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携稚幼看桃花》
《携稚幼看桃花》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人面看花花笑人,春风吹絮絮催春。

韶华虽好多头绪,何似秋空不受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ézhìyòukàntáohuā
sòng / wángyáng

rénmiànkànhuāhuāxiàorénchūnfēngchuīcuīchūn

sháohuásuīhǎoduōtóuqiūkōngshòuchén

翻译
人面相对,花儿也笑向人脸,春风轻拂,柳絮纷飞催促春天的到来。
青春虽然美好,但思绪繁多,怎能比得过秋天的天空,清静无尘。
注释
人面:人的脸庞。
看:注视。
花:花朵。
笑:微笑。
春:春天。
风:风。
吹:吹拂。
絮:柳絮。
催:催促。
韶华:美好的时光。
多:众多。
头绪:思绪。
何似:怎能比得上。
秋空:秋天的天空。
受:承受。
尘: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景,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对纯净无暇境界的向往。

"人面看花花笑人":这一句抓住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情景,人们仰望着花朵,花儿仿佛也在回应人们的欣赏与喜悦。这里的人和花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活力。

"春风吹絮絮催春":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吹得桃絮(即桃花的花蕊)更加蓬勃,仿佛在提醒着大自然要加速进入春季的步伐。这不仅是对春天气息的描写,也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概念。

"韶华虽好多头绪":这里的“韶华”指的是年轻时光,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年轻美好的怀念,但也承认这段岁月中不乏纷扰和烦恼。"多头绪"即是指那些复杂的心事和世间的羁绊。

"何似秋空不受尘":最后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也是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清净无为境界的向往。秋天的晴朗天空,不染尘埃,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精神纯洁的状态。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秋空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赏花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比秋空的清净无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境界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四顾山光接水光,恁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0)

奉留楚金长老

长安甚闹不须惊,好与牛儿著鼻绳。
方便把他悲愿满,斩新然佛大明灯。

(0)

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亲总其观览之富命曰溪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
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
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演木末听竽籁。
老夫平生行乐处,只今许公分一派。

(0)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埋没高才筑钓间,风云未会要鲵桓。
南康郡下参军耳,付与红尘白眼看。

(0)

江南李後主梦观世音像赞

补陀岩中大慈圣,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麽圣师子王,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放下江南作闲客。

(0)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
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