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其一》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

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

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

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

(0)
翻译
朝廷历三朝传承,丝纶之职世代延续。
早年时备受赞誉,晚年却遗憾未能共进仕途。
议论中从不偏离,文章才华非众人可比。
两部经典著作未竟,天意使我在沈吴兴终结。
注释
台阁:朝廷。
三朝:多个朝代。
丝纶:古代官府文书的代称。
载世承:世代相传。
钦:敬仰。
妙誉:极高的赞誉。
末路:晚年。
愧:感到惭愧。
论议:议论政事。
吾间:我的偏见。
文章:文学创作。
众能:一般人的才能。
二经:两部经典著作。
垂绝笔:即将完成或中断写作。
天丧:天意使……终结。
沈吴兴:地名,这里指作者所在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他的好友龙图阁侍郎宋次道所作的挽辞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宋次道的敬仰和对其一生的回顾。"台阁三朝旧"赞扬了宋次道在朝廷中的长期任职,历经多个朝代;"丝纶载世承"则强调他对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传承作用。"早年钦妙誉"提到宋次道早年的才华和声誉,"末路愧同升"则感慨他在晚年与朋友一同晋升时感到惭愧,可能是指他谦虚或对朋友们的敬重。

"论议无吾间"表明宋次道在学术讨论中无人能及,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和见解独到;"文章岂众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文学才能超越常人。最后两句"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表达了对宋次道去世的哀悼,暗示他的学问如同两部经典著作般即将失传,而他的早逝如同天意一般令人痛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美了宋次道的德才,又寄托了对故人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亡者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痁病·其一

谁言似病元非病,一日之间行四时。

不用文殊来问疾,个中实怕有人知。

(0)

病中招孙医士

鼕鼕才动热蒸蒸,直到更初渐渐清。

脏腑始坚今反利,痰涎愈盛气难平。

形容凋瘦真如鬼,耳目聪明粗似人。

自是虚劳无可说,更将经络为推明。

(0)

送赵介之赴舂陵十首·其十

嫣然亭上雨,鉴止池边月。

人隔九疑山,何以慰愁绝。

(0)

龙多山

一望东川尽数州,依崖泉石更清幽。

不辞挹月披云卧,揽取山房一夕秋。

(0)

苦热

群鸟无声抱翠条,乾坤虽广绝微飙。

鱼龙尚惧沧溟沸,草木甘从赤日焦。

只与火云张气势,未容霖雨解炎歊。

经时未雨犹闲事,莫放晴虹作旱妖。

(0)

和重九晚登骑山楼

登临楼观一重重,下客追随岂易逢。

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

自酬佳节挥鸿笔,谁诧元勋载景钟。

只恐斜阳催胜事,时时回首望西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