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曾此荡精灵,山水为缘感夙因。
鹤自翩翩梅自瘦,教侬无福作閒人。
神仙曾此荡精灵,山水为缘感夙因。
鹤自翩翩梅自瘦,教侬无福作閒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卢德仪的《和夫子游委羽山诗(其二)》。诗中,诗人以神仙和山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神仙曾此荡精灵"暗示了此处曾有仙人活动,留下灵韵,而"山水为缘感夙因"则揭示出诗人与山水之间的缘分,以及他对过往某种宿命的认同。"鹤自翩翩梅自瘦"描绘了鹤的轻盈飞翔和梅花的清瘦姿态,寓言般地展现了生命的自在与坚韧。最后,"教侬无福作閒人"流露出诗人对无法像鹤梅那样享受悠闲生活的自嘲,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石泉下冲沙渚浑,桑榆接地成深村。
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细路通云根。
竹鹤老人名画手,半幅生绡大于斗。
水分山断意无穷,目送飞鸿度江口。
安城先生尘虑脱,南望乡人楚天阔。
高堂永日对山歌,肃肃凉风起蘋末。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
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
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
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