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伯光》
《送刘伯光》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五月茅茨静竹扉,论心方洽忽辞归。

沧江独棹冲新暑,白发高堂恋夕晖。

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

相知若问年来意,已傍西湖买钓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哲思。首句“五月茅茨静竹扉”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送别的季节与地点,五月的炎热与竹扉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接着,“论心方洽忽辞归”表达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突然分别时的意外与不舍。

“沧江独棹冲新暑,白发高堂恋夕晖”两句,通过想象友人独自驾舟于江上,面对炎炎夏日,以及对家中年迈父母的眷恋,展现了友情与亲情的交织,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洞察。

“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则转向对学问与人生的思考,提出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不应止步于表面,而是要探寻其背后的真谛。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对自己追求真理的自我反思。

最后,“相知若问年来意,已傍西湖买钓矶”以西湖为背景,预示着友人将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平静与生活的乐趣。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向往——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亲情、学问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九日

高风驱俗尘,霜日丽寒素。

以兹幽旷怀,可使佳辰度。

黄花已在手,樽酒故人遇。

广野接平冈,复得閒余步。

天空目自远,景豁心已悟。

兴尽即言还,宁悲九秋暮。

(0)

游涌泉寺访僧不值

万石冈头紫翠围,白云㳅水护柴扉。

石炉火冷僧初定,野径苔荒客到稀。

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

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鹤飞。

(0)

读史二首·其二

赵高利少主,矫制诛扶苏。

一念误国人,三说感李斯。

望夷眩鹿马,赤族诚天诛。

吾闻金日磾,出身本降俘。

霍光受遗诏,共负成王图。

大哉社稷臣,戒之用小夫。

(0)

古薄命

妾命薄如秋叶叶,薄从风胜如妾妾。

薄此身何所依叶,薄常趁风中飞妾。

薄命如秋影影瘦,伶俜月中冷妾身。

强在如影轻影轻,犹得随月行良人。

远戍交河北,堂上姑嫜发应白。

鬻钗剪发奉甘旨,夜制寒衣寄万里。

妾命强存不,如死妾命薄。

何太恶容华,暗向菱花落。

(0)

赋得沧浪矶送刘仲谦

古冶城西行二里,大梦山前见湖水。

势接危栏拍断矶,直似沧浪烟景底。

藕花菱叶吹香时,鸂鶒鸿鶄来去飞。

丹石凝云作铜烂,碧沙射日生琼辉。

胡为同心不共赏,几度相思成独往。

花宫钟鼓久寂寥,梵宇楼台但苍莽。

适君见我自六平,报最又欲趋承明。

分携肯惜矶下醉,留别须题矶上名。

(0)

雪山歌送人宰蜀邑

西山巀嶭连云起,东望锦城如井底。

四时积雪不曾消,春来尽作巴江水。

郎官未识蜀山川,马首西行如上天。

归到琴堂长对雪,益思美政答丰年。

文翁旧化今如梦,期月应知蔼弦诵。

蜀人解道杜陵诗,尽说公来雪山重。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