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西上万里道,闻说解装四月时。
摩围峰前何所作,谷鹿洲外不胜悲。
岂有高明为鬼瞰,真成憔悴被人欺。
陛下宽仁过文帝,归来前席亦何迟。
夜郎西上万里道,闻说解装四月时。
摩围峰前何所作,谷鹿洲外不胜悲。
岂有高明为鬼瞰,真成憔悴被人欺。
陛下宽仁过文帝,归来前席亦何迟。
这首诗《得黔州消息》是宋代诗人洪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黔州(今贵州)的复杂情感与对朝廷的深切期待。
首句“夜郎西上万里道”,以“夜郎”暗指黔州,用“西上万里道”描绘出黔州遥远而艰辛的地理位置,暗示了诗人对黔州的关切与思念。接着“闻说解装四月时”,点明时间,四月时节,预示着黔州的气候特点,同时也为下文的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摩围峰前何所作,谷鹿洲外不胜悲。”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摩围峰、谷鹿洲这些自然景观,既是黔州地理特征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何所作”和“不胜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偏远之地的无奈与哀愁。
“岂有高明为鬼瞰,真成憔悴被人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一方面,诗人质疑为何在如此偏远之地,仍有人窥视或欺凌;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因远离朝廷、身处偏远而感到的孤独与被忽视。这种质疑与自怜,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最后,“陛下宽仁过文帝,归来前席亦何迟。”诗人将自己与汉文帝时期的贾谊相比较,表达了对君主的期待与渴望。他希望君主能像文帝一样宽厚仁慈,能够理解并重视自己的忠诚与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及时得到君主赏识的遗憾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黔州的深切关怀、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君主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历史韵味的作品。
山川信美何处无,只许渔翁把茅居。
四时风月俱占断,诗人琢句空长吁。
渔翁平生家累重,得鱼入市日曈眬。
裹盐籴米了晨炊,依旧寻鱼波汹涌。
山川虽好侬不知,只知取利他何为。
群居出巧结新网,名以拦江纵所施。
鲤鲂未免仅出入,切勿因香恋微湿。
破坏好景是渔翁,不用健羡琢句工。
圣人设险今重险,取与不取戒以渐。
我家分占清溪曲,溪曲新添数椽屋。
屋前花竹占清妍,更植芙蓉伴黄菊。
植时止是三寸栽,雨打雪埋地气回。
深培浅壅那费力,想见锦绣沿溪开。
向来为渠转一语,欲绊秋光坚不住。
于今秋光虽胜前,花开却恨隔江浦。
畦丁知我酷爱花,风吹芳讯到官衙。
淡红深粉足娇态,高高下下依日斜。
人生行乐何须定,蹉见此花头次盛。
蜂脾添蜜采偏多,蝶婢寻香屡来聘。
因报畦丁轻削根,趁时乱插不厌繁。
今年开遍明年续,要使长蒙天地恩。
主人做官在虞水,亦有芙蓉满閒地。
看花翻忆植花时,酌酒一杯谁寄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