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修褉事,尊酒兴偏多。
宅近陈中令,人犹晋永和。
积苏初似树,鸣鸟半成歌。
留客无丝竹,君能不厌过。
青溪修褉事,尊酒兴偏多。
宅近陈中令,人犹晋永和。
积苏初似树,鸣鸟半成歌。
留客无丝竹,君能不厌过。
这首诗描绘了上巳节时,一群文人在青溪边举行修褉活动的情景。他们饮酒赋诗,气氛热烈。诗中提到的“陈中令”、“晋永和”等词语,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历史底蕴。诗人以“积苏初似树,鸣鸟半成歌”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展现了聚会的宁静与美好。最后,“留客无丝竹,君能不厌过”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情趣。
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
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寂寂委山泽,于于来京都。
斯人各有分,彼此何能踰。
杪秋风日清,呼儿理肩舆。
聊为玉台游,言笑谁与俱。
屈指意中人,一坐一踟蹰。
归来看四壁,四壁光如如。
圣道日榛塞,谁哉剪其芜。
夫子久不见,吾生何以娱。
常恐岁月晚,况与音问疏。
申以伐木章,一日三卷舒。
晨兴坐扪虱,有客窥我床。
客来问何许,颜色惨不光。
去岁秋在季,文星坠西江。
而师罗一峰,幸视我弟兄。
相见不得语,失声泪滂滂。
子行诣湖西,问讯我有将。
夙昔梦见之,恍若芙蓉城。
觉来索苦句,句就涕未停。
何以告一峰,寄意于瓣香。
索火化奠文,一峰其洋洋。
我病久南海,欲往未得行。
送子出门去,目极秋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