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含柳已动,昨日起东风。
惆怅心徒壮,无如鬓作翁。
百年飘若水,万绪尽归空。
何可宗禅客,迟回岐路中。
梅含柳已动,昨日起东风。
惆怅心徒壮,无如鬓作翁。
百年飘若水,万绪尽归空。
何可宗禅客,迟回岐路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怀旧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慨。"梅含柳已动,昨日起东风"一句,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场景,但这里的“动”字却给人一种微妙的情感暗示,似乎梅花和柳絮的轻摇,都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忧愁。
接着,“惆怅心徒壮,无如鬓作翁”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荏苒的感慨。"惆怅"一词,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而“徒壮”的“壮”,并非是真正的强健或自信,而是一种无法挽留的失落感。而诗人所谓的“鬓作翁”,则是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百年飘若水,万绪尽归空"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感慨。这里的“百年”和“万绪”,都是时间与命运的隐喻,通过将其比作“飘若水”的易逝与“归空”的虚无,诗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何可宗禅客,迟回岐路中”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劝慰或自我安慰。"何可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而"迟回岐路中"则是在表达一种停留和反思,似乎诗人在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这个瞬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了感伤与哲理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具体情境、触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转转无成到白头,人间举眼尽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应从卤莽休。
虽作闲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
君归与访移家处,若个峰头最较幽。
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问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
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