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千邪俱不入,百怪尽消除。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千邪俱不入,百怪尽消除。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崇岳所作的《颂古六首》中的第四首,以日常生活的场景来寓言佛法的智慧和力量。"狗子佛性无",这里的"狗子"通常用来指代凡夫俗子,暗示即使是最普通的生物也具有佛性的潜在本质,但这种佛性尚未被开发或显现出来。"门上钉桃符",古代习俗在门上贴桃木符以驱邪避凶,象征着通过外在的仪式或象征物来保护家宅平安,这与佛法中的防护和净化作用相呼应。
"千邪俱不入",表达了佛法的防护力,能够抵挡各种邪恶的力量,使修行者的心灵不受侵扰。"百怪尽消除",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净化作用,不仅去除外界的困扰,也能消除内心的杂念和妄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了佛法的普世性和力量,教导人们即使在世俗生活中,也能借助佛法的力量来净化心灵,抵御一切不善。
惜哉征夫子,忧恨良独多。
浮天出鳀海,束马渡交河。
雪萦九折嶝,风卷万里波。
维舟无夕岛,秣骥乏平莎。
凌涛富惊沫,援木阙垂萝。
江飔鸣叠屿,流云照层阿。
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
寝兴动征怨,寤寐起还歌。
晨装岂辍警,夕垒讵淹和。
苦哉远征人,悲矣将如何。
蝶舞花残,莺飞草长,春愁此会都乱。
骋怀六一堂边,高会五泉亭畔。
佳辰修禊,更兴感、萍分蓬断。
趁今朝、尊酒花前,明日河桥柳岸。
京洛下、旧游总换。长乐外、晓钟远唤。
名卿半在公门,好褰后堂绛幔。
君王市骏,谁得似、飞龙血汗。
问苍生、宣室重开,应叹老成无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