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李曾伯的《水龙吟·其七》和韵,体现了词人的感慨与哲思。开篇“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表达了年轻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乐,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刻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词人反映出对年龄增长带来的无奈和淡漠,对世事的看破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情。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晚景象。这里,“桐影横斜”和“桂香摇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淡雅的氛围,而“仙凡奚隔”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冷眼乾坤陈迹。笑英雄、等为形役。”词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英雄业绩的淡漠态度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这里词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庾信所建庾楼上的豪迈生活,以及那些辉煌的历史瞬间,但现在却是“乘风归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不问世事的心态。
最后,“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则是词人在月光下独饮,心中有无限感慨,只愿借着音乐和酒精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去、热烈与淡漠、世俗与超脱等不同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感悟与哲思。
少年食稻不食粟,老居颍川稻不足。
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
冷淘槐叶冰上齿,汤饼羊羹火入腹。
五年随俗粗得饱,晨朝稻米才供粥。
儿曹知我老且馋,触热泉城正三伏。
田家有信呼即来,亭午驱牛汗如浴。
吾儿生来读书史,不怬田间争斗斛。
今年久旱麦粒细,及半罢休饶老宿。
归来烂熳煞苍耳,来岁未知还尔熟。
百口且留终岁储,贫交强半仓无谷。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