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易为处,胡然游帝州。
碣石多悲风,易水无安流。
修辔临狭路,驽马取道周。
流言亦已甚,微词方见求。
肉食诚足鄙,薇藿难自谋。
一为适越吟,长揖谢王侯。
九州易为处,胡然游帝州。
碣石多悲风,易水无安流。
修辔临狭路,驽马取道周。
流言亦已甚,微词方见求。
肉食诚足鄙,薇藿难自谋。
一为适越吟,长揖谢王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首句"九州易为处"表达了在广袤的九州大地中,看似容易找到栖身之处,然而接下来的"胡然游帝州"则暗示了诗人并非自愿地来到繁华的帝都,而是出于某种原因或被迫。"碣石多悲风,易水无安流"借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的故事,以悲凉的环境象征着不安定与艰难。
"修辔临狭路,驽马取道周"通过驾驭马匹过窄路的比喻,暗示自己处境如同劣马行于险境,需要谨慎应对。"流言亦已甚,微词方见求"揭示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流言蜚语甚嚣尘上,而寻求真相的微小言论却难以被人听见。"肉食诚足鄙,薇藿难自谋"表达了对权贵阶层的鄙视,同时也揭示了自己身处底层,难以自保的生活困境。
最后两句"一为适越吟,长揖谢王侯",诗人以伍子胥投江自尽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决绝和对权贵的告别,以"长揖"的姿态表示对王侯的不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一行低傍渔舟下,汀洲倦依芳杜。
远渚栖烟,坪芜缀雪,点破昏昏寒雨。清流照取。
问白水初心,向谁同语。
不著纤尘,镜中怜惜旧毛羽。
疏林明月琐碎,想园开寄涉,秋满庭树。
海上鸥盟,江头鲤信,无限相思情素。西风唤侣。
正翘足亭亭,暮云延伫。添了芙蓉,便成新画谱。
有个头陀,形等枯株,心犹死灰。
幸春山笋贱,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
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
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席初开。这边尚自徘徊。
笑那里纷纷早见猜。
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名缁竖拂,喝猛如雷。
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
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