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端合在星躔,不谓淹回阅岁年。
却向山中亲白石,更来涧下濯清泉。
高情虽似秋云淡,丽句还如蜀锦鲜。
怪得了无尘俗气,家风元是谪来仙。
英才端合在星躔,不谓淹回阅岁年。
却向山中亲白石,更来涧下濯清泉。
高情虽似秋云淡,丽句还如蜀锦鲜。
怪得了无尘俗气,家风元是谪来仙。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李光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某位英才的文学才能,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
“英才端合在星躔,不谓淹回阅岁年。”这里诗人以天上的星辰比喻英才的聚集和辉煌,暗示这个圈子中人才济济,而这种人才的交流与学习并不受时间限制。"不谓淹回"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阅岁年"则是在说他们在一起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却并不感到厌倦。
“却向山中亲白石,更来涧下濯清泉。”这两句诗描写了英才们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亲白石"和"濯清泉"都是在表现他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情形,通过这些动作,体现出一种纯净无暇的心境。
“高情虽似秋云淡,丽句还如蜀锦鲜。”诗人将英才的文学情感比喻为如秋天轻淡却又充满诗意的云彩,而他们的文笔则像蜀锦一样鲜艳、华美。这里强调了英才们不仅情感高洁,而且文字也极其优美。
“怪得了无尘俗气,家风元是谪来仙。”最后两句,诗人对这群英才的家风感到惊叹,他们的文学和生活都远离世俗的尘埃,宛如天界中仙人的气质。"谪来仙"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英才集会与自然之美的描写,以及对他们文学才能与高洁情操的赞扬,展现了一个充满文艺氛围和哲思深度的理想境界。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