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僧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禅意。诗人以第一人称回忆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时间流逝,但与旧日相比,感觉依旧。"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山中的宁静景象,冷冽的气候下,仅有松树的影子和老僧敲磬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寞而神秘的氛围。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这两句,则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远处的流水和清风轻拂过面,而闲适的云彩在僧院上空自由穿梭,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自在悠然的情趣。
最后两句"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追求。"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本原,"无碍"则是没有任何挂碍或障碍。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达到心灵自由自在的境界,不再需要讨论那些虚空缥缈的概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体验。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