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山僧院》
《题山僧院》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sēngyuàn
táng / zhāngqiáo

谿céngláiniánduōjiùtóng
hánsōngyǐngsēnglǎoqìngshēngzhōng

yuǎnshuǐqīngfēngluòxiányúnbiéyuàntōng
xīnyuánruòàigènglùnkōng

翻译
曾经在溪边小路上漫步的日子,如今多年过去仍与往昔一般无异。
寒冷之地松树的影子投射其间,年迈的僧人在悠扬的磬声之中。
远方清澈的溪水伴着清风徐徐落下,悠闲的白云穿行于别院之间。
倘若心中本无挂碍,又何必要再去谈论空无之事呢?
注释
溪路:沿着溪流的小路。
曾来日:曾经来过的日子。
年多:许多年过去了。
与旧同:与过去的情况相同,未变。
地寒:环境寒冷。
松影:松树的影子。
僧老:年老的僧人。
磬声:寺庙中敲击磬石发出的声音。
远水:远处的溪水。
清风:清爽的风。
落:此处指风吹动水面,或风带来的凉爽感觉。
闲云:悠然飘荡的云朵。
别院:独立的庭院,通常指寺庙中的附属院落。
心源:内心深处的本质,也指人的本性、初心。
若无碍:如果没有任何阻碍、挂念或烦恼。
何必:何必要,为何需要。
更论空:进一步去讨论、探究空无(佛学概念,如空性、空理等)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僧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禅意。诗人以第一人称回忆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时间流逝,但与旧日相比,感觉依旧。"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山中的宁静景象,冷冽的气候下,仅有松树的影子和老僧敲磬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寞而神秘的氛围。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这两句,则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远处的流水和清风轻拂过面,而闲适的云彩在僧院上空自由穿梭,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自在悠然的情趣。

最后两句"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追求。"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本原,"无碍"则是没有任何挂碍或障碍。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达到心灵自由自在的境界,不再需要讨论那些虚空缥缈的概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体验。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三忠堂三首·其一

丞相当年握笔时,封胡羯末总佳儿。

后来家有无穷事,便是天仙也不知。

(0)

冬夜和陈道士韵·其一

焚香读易乐閒居,参订先天太极图。

人道三分程氏传,较他汉上有差殊。

(0)

郢州城西

秋江白水浪花粗,墟落人归鸟自呼。

新月高城三百雉,角声吹彻小单于。

(0)

方氏临清堂二首·其二

陶翁归计已成迟,未折腰前好赋诗。

到底尚称千载士,高人拈向此中题。

(0)

梅梁殿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0)

青溪·其二

人日泛青溪,青溪曲易迷。

船回波上下,帘捲日东西。

景物行行见,壶觞处处携。

浮航消得醉,极目水云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