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水池次俞山长韵》
《白水池次俞山长韵》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石眼泉流乳,盈池永不乾。

空明涵玉润,湛彻带云寒。

月浸知无异,鸥来认却难。

何郎今在否,好向此凭阑。

(0)
翻译
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如乳液,满池水永不干涸。
水面清澈透明,仿佛包含着玉石的滋润,又带着云层的凉意。
月光映照下,水面并无异色,连鸥鸟都难以辨认。
那位何郎如今是否安在?真想在此栏杆旁与他共赏这美景。
注释
石眼:指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出。
盈池:满池。
乾:干涸。
空明:形容水面清澈。
涵玉润:像含着玉石般润泽。
湛彻:清澈见底。
云寒:带着云层的凉意。
月浸:月光照在水面上。
无异:没有异常。
鸥来:鸥鸟飞来。
认却难:难以辨认。
何郎:对某人的尊称,可能是友人或熟人。
在否:是否还在。
凭阑:靠着栏杆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白水池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石眼泉流乳,盈池永不乾。" 这两句点出了泉水不断涌出,如同乳汁一般,充满了整个池塘,却始终保持着水位,不曾干涸。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泉水的丰沛和池水的恒久。

"空明涵玉润,湛彻带云寒。" 这两句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渲染,其中“空明”表达了天空的清澈,“涵玉润”形容水质之清澈如玉,而“湛彻带云寒”则描绘出水中映射出的云影和水面的凉意,给人以深远幽静之感。

"月浸知无异,鸥来认却难。" 这两句诗表达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场景,水面上反射的月光与天上的月亮似乎没有差别,但对于来往的鸟类来说,却很难分辨水中影像与真实的环境。

"何郎今在否,好向此凭阑。"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呼唤和自我安慰,或许是在询问某位朋友是否还在,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对这宁静之地的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平和、安宁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题赠醉亭主人六首·其五

野草寒枯计禦冬,垂帘未捲出门慵。

椒兰绕座融金鸭,鳞甲飞空起玉龙。

解识天心梅数点,閒消世虑酒千钟。

请君曝背南窗下,莫道阳和不可逢。

(0)

和答沈秋岚拟古四首·其三

山川有灵气,钟毓应不虚。

藏器待其时,轗轲诗与书。

刘蕡甘下第,鬻赋耻相如。

若非天下才,谁复嘉子誉。

丈夫会有期,胡乃拘者墟。

(0)

和沈秀岚春暮回文元韵

濛濛夜露点轻纱,减却愁颜强对花。

红紫遍园春绕梦,碧青涵树暮归鸦。

风光坐里诗同伴,酒意多时客在家。

童竖牧回欢笑语,栊?淡抹一痕斜。

(0)

山居杂咏·其七

不尽葱青树色深,幽居恰比小禅林。

青山若许榆钱买,肯让祇园布地金。

(0)

呈梅澥先生二首·其一

世上相知到处新,惟君从不染嚣尘。

定能老去文章壮,不独生平面目真。

与我交情论四载,于人和气属三春。

岂愁鬓发丝丝白,犹是欢娱得顺亲。

(0)

书院内小斋花草去年所手植也今又重开感而赋之·其三

掩映东墙接绿阴,重门不启碧苔深。

偷閒只合窥园去,恐负黄花一片心。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