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甸含膏润,问知冬雪多。
得斯诚益善,惟是奉中和。
泽被东南亩,花开顷刻科。
皇州七百里,沾否忆如何。
广甸含膏润,问知冬雪多。
得斯诚益善,惟是奉中和。
泽被东南亩,花开顷刻科。
皇州七百里,沾否忆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雪对于大地的恩泽与影响,充满了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和谐秩序的向往。
首句“广甸含膏润”,以“广甸”指广阔的田野,用“含膏润”形象地描绘出雪水渗透土壤,滋润万物的情景,展现出雪对于大地生命的滋养作用。
“问知冬雪多”,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了冬季降雪之多,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
“得斯诚益善,惟是奉中和”,表达了对雪的正面评价,认为它带来的好处确实有益于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追求。
“泽被东南亩,花开顷刻科”,进一步阐述了雪对农业的积极影响,不仅滋润了土地,还促进了作物生长,甚至可能催生了花的绽放,展现了雪与生命成长之间的密切联系。
“皇州七百里,沾否忆如何”,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提出对雪覆盖整个皇都七百里范围内的思考,表达了对雪是否均匀覆盖、是否惠及所有地区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平与普遍福祉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和谐之道,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普遍福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金神起持水火齐,煅鍊阴阳结精锐。
七月七日授冶师,手作钳锤股为砺。
一千七百七十锋,脊高体狭刀口洪。
龙飞蛟化岁月久,阮师旧物今无踪。
呱哇绣镔柔可曲,东倭纯钢不受触。
贤侯示我西番刀,名压古今《刀剑录》。
三尖两刃圭首圆,剑脊䵝䵝生黑烟。
朱砂斑痕点人血,雕青皮软金钩联。
唐人宝刀誇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息。
十年土涮松纹生,戎王造时当月蚀。
平章遗佩固有神,朱高固始多奇勋。
三公重器不虚授,往继王祥作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