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七首·其六》
《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七首·其六》全文
元 / 贡师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殿头昨夜报春残,尽放宫人赏牡丹。

独有沈香亭北畔,一枝偏许八姨看。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七首(其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宫廷中赏花的场景,尤其是对沈香亭边那一枝牡丹的特别待遇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殿头昨夜报春残”,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春末时节,殿头官通报春天即将过去的消息,预示着花期将尽。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季节变换,也为下文的赏花活动营造了氛围。

“尽放宫人赏牡丹”,接着描述了宫人们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尽情欣赏牡丹花的情景。这里的“尽放”二字,既表现了宫人们赏花的自由与欢愉,也暗示了牡丹作为春天最后的盛景,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欢迎。

“独有沈香亭北畔,一枝偏许八姨看。”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聚焦于沈香亭北畔的一枝牡丹,特别为某位身份尊贵的“八姨”保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枝牡丹的独特地位和特殊待遇,同时也暗含了权力与美的交织,以及特定人物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权力与美的微妙关系,以及特定人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贡师泰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的痕迹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作者介绍

贡师泰
朝代:元   字:泰甫   号:玩斋   籍贯:元宁国府宣城   生辰:1298—1362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猜你喜欢

孙量臣约游乾明借秦少方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睦州香火赵州茶,走遍丛林不着家。

今日为公拈出也,两桥人语是高沙。

(0)

发召伯埭二首·其一

柳外鹁鸠相应鸣,屋头新月半轮生。

知公未便为官去,且放扁舟自在行。

(0)

山水图歌

君不见南江老龙夜不眠,令我破屋开青天。

千岩倒壁卷角上,一榻却在洪涛前。

又不见江头古木一尺围,猿猱接手悬高枝。

雨中寒芦披靡去,天际风帆先后归。

陈生故是可怜人,笔虽未到心已亲。

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无纤尘。

郑虔祁岳不解奇,韩干画马空多肥。

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

(0)

观宁子仪所蓄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

君不见寒山子,垢面蓬头何所似。

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

又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

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

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

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

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

(0)

外弟赵才仲数以书来论诗因作此答之

君才如长刀,大窾当一割。

正须砻其锋,却立望容发。

平生江海念,不救文字渴。

茫然揽辔来,六骥仰朝秣。

病夫百无用,念子故疏阔。

未能即山林,颇复便裘褐。

前时少年累,如烛今见跋。

胸中尘埃去,渐喜诗语活。

孰知一杯水,已见千里豁。

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

旁观不知妙,可受不可夺。

君看掷白卢,乃是中箭筈。

不闻铁甲利,反畏彊弩末。

舆薪遵大路,过眼有未察。

君能探虎穴,不但须可捋。

(0)

效古乐府三首·其三

东家石榴红,西家石榴紫。

俱是一种花,同生不同死。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