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全文
明 / 蔡汝楠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

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

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huángbǎiquánxuángòngshì
míng / càinán

jiěshuōchéngshànggāozhāishí

jiǔzhōufēnzhígòngwànshū

chángshìchuánhòulángguānduìcǎo

xiāngsuíchùmǎnrénzhōngshū

shuǐshénlóngqīngliántài

niǎoxuānjìngyuànyúnnuǎnyōu

shìzhòngzhōudiǎnxiānshōuhànchū

zhīgòngshìyǎngzh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汝楠所作的《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通过对玄武湖的描绘,展现了供奉仪式的庄重与文化内涵。首联“澄湖上,高斋拟石渠”以澄澈的湖水和仿照石渠的高斋,营造出清雅的环境。接着,“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寓言国家的秩序与知识的汇集,体现了供奉活动的神圣与文化意义。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两句,通过常侍传递符节和郎官处理文书的场景,展现官员们的职责与敬虔。而后,“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描述了文献资料的丰富,以及人们在阅读中的专注与疏离尘世。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运用象征手法,将玄武湖比作神龙之泽和道教中的太一居所,增添了神秘与崇高的色彩。接下来的“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供奉之地的宁静与祥和。

结尾“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表达了对古代典章制度的尊重和对汉初盛世的追忆,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以问句收尾,流露出诗人对供奉仪式的敬畏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玄武湖供事为背景,寓言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作者介绍

蔡汝楠
朝代:明

蔡汝楠(1514~1565)字子木,号白石,明湖州德清(今属浙江省)人。8岁侍父听讲于甘泉(湛若水)门下,每每有所解悟。年十八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职行人,不久升刑部外郎,迁职到南京刑部,与尚书顾麟引为忘年交。
猜你喜欢

哭陈石亭

吴楚天一方,书至每不易。

哀鸿从东来,属我墓间志。

痛哭裂肝肠,天道乃乖戾。

平生金石交,中心两无异。

公今弃我去,如丧左右臂。

哀哉遂初堂,庭树日憔悴。

他时一杯酒,空洒林下泪。

(0)

赠沈君华甫赴常州别驾故南京人

武昌二沈推难弟,别驾毗陵岂足多。

千里分符看制锦,万言挥笔诧悬河。

王畿密迩官仍贵,民力东南困若何。

经过故都寻往迹,应招耆旧一长歌。

(0)

赠陈行人邦脩

末俗滥文词,华盛本先拨。

宁知昭苏化,本自渊静达。

二曜天地精,沈晦乃真括。

向使恒照临,光应有时夺。

陈君起天南,理性早疏豁。

探玄自太始,析微辨毫末。

阎浮烦恼障,勇猛归一喝。

乃知英明人,灵根本来活。

楚台三日谈,泠泠慰饥渴。

情缘多纠缠,慧剑资剸割。

学道岂在年,所贵知解脱。

(0)

汉江独汎·其四

郢城遥向武昌还,千里风帆三日间。

直到汉阳聊舣棹,推篷先措八分山。

(0)

新竹

犊角初穿地,龙梢倏过墙。

孙枝高胜母,野色翠侵堂。

林许清风入,人将俗抱忘。

难逢嵇阮辈,终日弄壶觞。

(0)

度磨石岭

磨石岭头春日晴,白云如絮绕车生。

前生似得丹砂力,长向青天掉臂行。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