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虔多病更多愁,却笑文章死不休。
泰运重逢尧甲子,师传频纂鲁春秋。
敢云阙下郎官老,谁识周南太史留。
科甲向来叨第一,西风竟负广寒游。
郑虔多病更多愁,却笑文章死不休。
泰运重逢尧甲子,师传频纂鲁春秋。
敢云阙下郎官老,谁识周南太史留。
科甲向来叨第一,西风竟负广寒游。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名为《寄徐景颜三首(其三)》。诗中,郑真以自嘲之态,表达了自己虽多病多愁,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始终不减。他以历史上的泰运与甲子年相呼应,暗示着个人命运的转折,同时提及师传鲁春秋,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和传承精神。
“敢云阙下郎官老”,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但随即以“谁识周南太史留”反问,流露出对自身才华和贡献可能被遗忘的忧虑。最后,“科甲向来叨第一,西风竟负广寒游”两句,既是对过往科举生涯的回顾,也暗含了对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更大成就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郑真的自我反思与情感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艺术追求以及社会地位的复杂思考,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
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
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
几日倦游无所事,一时酬对有馀思。
他如轻薄何须数,我辈狂疏或有之。
且喜客兼才子会,顿令乐任主人为。
亭深竹色参差碧,山静蝉声断续悲。
行到绿阴低夕照,坐看片月上清池。
诗传东阁梅花色,家本南山桂树枝。
大抵冥鸿心共远,不然投璧事皆疑。
一关松径馀花落,半亩荷风带露披。
可以累心都巳尽,肯教高枕不相宜。
穷幽竞赌攀栖鹘,得句矜奇倒捋髭。
千载杜陵佳语在,风流儒雅亦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