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其二》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锦囊随上越王台,天海风涛亦壮哉。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0)
注释
锦囊:精致的小袋子,古时常用来装诗文或机密物品。
越王台:古代的名胜之地,可能指越王勾践的遗迹。
天海:形容大海无边无际。
壮哉:壮观、雄伟。
书到:信件送达。
岭头:山岭的顶部。
梅恰动:梅花正好开放。
一枝:一枝梅花。
一篇: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翻译
绣着锦囊被带上越王的高台,海上风浪也显得豪迈无比。
书信送到山岭之巅,梅花正逢绽放,一枝梅花应该伴随着书信一同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其二)》。诗中,诗人以“锦囊随上越王台”起笔,描绘了一幅豪迈的画面,想象友人将诗卷寄至高台之上,仿佛带着书信的锦囊穿越天海风涛,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和诗篇传递的情感力度。接下来,“天海风涛亦壮哉”进一步强调了这份诗意的壮丽与深远。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以梅花在岭头绽放的时节对应着友人的诗篇送达,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情感的共鸣。最后一句“一枝应伴一篇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期待每一封诗篇的到来都如同一枝梅花般,带来新的文学佳作和友情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书信往来的珍视,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和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赠所欢

嚼花吹叶弄妆迟,笑把花枝唱竹枝。

千蝶帐深萦午梦,九雏钗重困春笄。

人夸艳极偏耽静,天遣情多莫讳痴。

嫁得书生不无谓,缠头只索断肠诗。

(0)

斗婵娟.赠锡山画师华希逸

一帘鸠外残红雨,吟床曾下香草。

内家珠衱郁金裙,向兔尖围绕。尽杀粉、匀铅娟妙。

白描更爱腰肢袅。

月地花天女,被收拾、鹅溪兰橑,如解调笑。

双鬓渐若芦花,俊游欢事,那堪重省年少。

惜香锦箧定飘零,梦也凄凉了。算帐冷、灯昏悄悄。

赋情只有柔纨好。

更引起、吟商兴,横玉调音,又停蟹爪。

(0)

词变.西江月·其三十六变本调

枕角春留有信,生香暗动浮霞。晚晴初见影窗纱。

袅袅低枝雪丫。冷月啼乌半夜,明灯怯对寒花。

梅亭闲锁冻云斜。似玉妆成淡雅。

(0)

词变.三台之二·其八回前调

朝花怕禁寒雨,未醒恹恹断魂。

绡泪红沾袖粉,教谁也去愁春。

(0)

风入松.建业遇宋荔裳观察

新亭啼鴂不堪闻。明月亦愁君。

乌巷衣冠江令宅,多换取、岭树江云。

疏拙宁如仆辈,眼看裘马何人。河桥残角拥行尘。

极目楚天分。悲哉秋气青枫下,招山鬼、石竹罗裙。

东郭肯容安枕,北山何用移文。

(0)

苏幕遮.杜鹃

杜鹃花,杜鹃鸟。鸟在花间,血泪和花叫。

只说不如归去好。赚得春归,花鸟都知道。

枕边频,枝上悄。一样名儿,何似双双闹。

恨不将花团做鸟。鸟歇花残,春去多时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