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随上越王台,天海风涛亦壮哉。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锦囊随上越王台,天海风涛亦壮哉。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其二)》。诗中,诗人以“锦囊随上越王台”起笔,描绘了一幅豪迈的画面,想象友人将诗卷寄至高台之上,仿佛带着书信的锦囊穿越天海风涛,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和诗篇传递的情感力度。接下来,“天海风涛亦壮哉”进一步强调了这份诗意的壮丽与深远。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以梅花在岭头绽放的时节对应着友人的诗篇送达,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情感的共鸣。最后一句“一枝应伴一篇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期待每一封诗篇的到来都如同一枝梅花般,带来新的文学佳作和友情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书信往来的珍视,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和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帘鸠外残红雨,吟床曾下香草。
内家珠衱郁金裙,向兔尖围绕。尽杀粉、匀铅娟妙。
白描更爱腰肢袅。
月地花天女,被收拾、鹅溪兰橑,如解调笑。
双鬓渐若芦花,俊游欢事,那堪重省年少。
惜香锦箧定飘零,梦也凄凉了。算帐冷、灯昏悄悄。
赋情只有柔纨好。
更引起、吟商兴,横玉调音,又停蟹爪。
新亭啼鴂不堪闻。明月亦愁君。
乌巷衣冠江令宅,多换取、岭树江云。
疏拙宁如仆辈,眼看裘马何人。河桥残角拥行尘。
极目楚天分。悲哉秋气青枫下,招山鬼、石竹罗裙。
东郭肯容安枕,北山何用移文。